第89章(第1/6 頁)
正是秋盛時,漫山遍野的楓葉燃得正紅,山道上人來人往。
掛著“晏”氏徽號的馬車停在攝山山腳,阿姒下了車,曼妙身姿引來周遭側目,幾個年輕郎君紛紛投來欣賞的目光:“佳人風姿迢迢,翩然若仙。”
走出一段後,阿姒的侍婢竊笑道:“夫人每每出行,必引周遭矚目,難怪郎主不放心。要派這麼多人護著。”
一提這事,阿姒眉頭便惱怒凝起,但笑意仍溫和:“不可提他。”
侍婢笑著噤聲。
她們險些忘了,夫人同郎主鬧彆扭,撂下話半月不會理郎主。
如今才是第六日。
到了千清觀,阿姒見到建康王。
一個月前,在阿姐的促使下,阿姒和建康王於私下相認。
這是說破父女關係後,她第一次來見建康王,“父親”這個稱呼在舌尖過了數遍,化為一句隨意的問候。
“您很喜歡紅楓?”
建康王正對著漫山紅楓,一身黑白道袍隨秋風飄揚,似要羽化而登仙。聽到阿姒的聲音時,他眉宇間有一瞬冰消雪融,但並未立即轉身。
“你母親生前,最喜紅楓。”
他平靜陳述著,聲音聽不出情緒。
阿姒望向火紅楓林,問出那個縈繞心頭許久的問題:“在您的眼中,我母親,她是什麼樣的人?”
建康王唇畔揚起細微弧度。
“世人眼中,她端正嫻淑,是賢后,起初我亦如此以為。後來才知,她把自己的本性藏得極深。”
他只說了這一句,但足夠阿姒想象。記憶深處那個溫柔端方的姑母,逐漸變得鮮活,成了她那溫柔之下藏著稜角的母親。阿姒不禁笑了。
建康王仍保持著遊離於世外的態度,不遠不近,這樣的態度反而讓阿姒覺得放鬆。父女二人像一對友人,談過朝堂局勢後,又一道賞楓。
出道觀後,已到了黃昏時分。
阿姒照舊往別院走。
這別院並非曾與晏書珩同住的那處,而是阿姐留給她的嫁妝。
她不理晏書珩,也是因為幾日前在這別院發生的事——
前一陣中書省事務繁多,晏書珩忙得不見人影,阿姒索性來別院小住,正巧,別院裡來了位年輕的新管家,少年郎生得白淨,性情亦隨和。
六日前的黃昏,晏書珩剛到別院,少年管家來給阿姒送賬冊。
那少年做事利索,阿姒聽得滿意,對他多有稱讚。
隔著屏風,晏書珩把阿姒抱到腿上,旁若無人地出聲:“夫人,中書省的事已忙完,今夜回府可好?”
說著還攬住阿姒腰間,輕掐她軟肉,阿姒推開了他,用氣音輕嗔道:“邊上有人呢,老實點。”
晏書珩鬆開她,坐在一旁安靜聽少年彙報。青年面上笑意溫融,連贊少年管家能幹,可人走後,他把阿姒壓在桌上,弄到三更才放人。
晏書珩的醋意並不止於此。
那夜後,他給少年漲了一倍的月銀,把人調去別處做事。
阿姒身邊還有其他能用之人,調走一個少年也無妨,真正讓她不悅的是晏書珩的佔有慾和獨斷。
哪怕是夫妻,她也不想被他肆意拿捏、干涉,便打算藉此契機“整治”他。她故意發了一頓火,嚴正宣告自己並不喜歡那少年,而是對他的專斷不滿,並宣稱這半月不會再理他。
眼下已經是第六日了。
六日裡,晏書珩遵守約定,連情信都不曾遞來別院。
掀開車簾,看著天際晚霞,阿姒忽然想起一雙笑盈盈的眼。
她拉上車簾。
這十五日怎才過去六日?
馬車剛走出一段距離,一名晏氏家僕騎馬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