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趙成光被下屬勸著進了馬車,「確定北燕國書上定的是今日?」
得到肯定的答案,趙大人的怒氣更高,「戎人鄙遠,果真是無禮。」
等到太陽偏西,小廝跑到茶寮處,哼哧著說道:「老爺、大人,使臣已經在二里之外了。」
茶寮中的諸位大臣累的怒氣都散沒了,再看不出這些使臣是故意的,他們就白混了這麼多年的官場。
好在禮部的官員都是見識過大場面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等北燕眾人的車架到眼前,諸位大人已經換上了笑容。
「天色已晚,不知路上可安穩?」
此次北燕帶隊出使的是燕帝的第五子拓跋護,性情乖張,驍勇善戰,在邊關素有暴名。
趙成光上前招待問好,這位五皇子也沒有下車的意思,隔著簾子傲慢地說道:「本皇子身體不適,帶我等去使館吧。」
副使蕭鈺來自北燕後族蕭氏,看上去倒是有禮,不似外族人。
「殿下中途感染風寒,耽誤了行程。」
暫且不管拓跋護的聲音多麼中氣十足,完全不是感染風寒的模樣,蕭鈺的話算是有了藉口。
「我等在路上偶遇西秦使臣,於是結伴同行,大人莫忘為他們安排。」
蕭鈺的話一出,眾人這才明白旁邊這位的身份——西秦丞相唐清。
難怪車架如此長,原來是兩支隊伍合二為一。
「眾位遠道而來,風塵僕僕,禮部已經為眾位準備好湯浴接風洗塵。」
馬車中穿來一聲嗤笑,眾人卻像是沒聽到一樣。
「竟是些膽小怕事之人,不知父皇有何猶豫。果真是老了,依本殿下之意,直接揮兵南下,這大片土地皆是手到擒來,還試探個什麼。」拓跋護對父皇的謹慎不以為意,在他看來這大周的官員都是軟蛋,不足為懼。
蕭鈺跟著來便是替燕帝約束這個無法無天的兒子,以及試探大周的虛實。
「大周建國百餘年,不乏料敵如神的猛將,不過內部重文輕武,壓制武將。大敵當前,大周若摒棄前嫌,數十萬大軍壓境,縱我軍驍勇,依舊難敵。」蕭鈺看著五皇子意氣的模樣,勸道,「十幾年前,陛下率一萬北燕將士,聯合西秦八千勇士南下攻城,一路勢如破竹,直到遇李達兵敗平江,功敗垂成。」
「大周先皇帝畏懼李達名聲過盛,急於奪權。名為顯泱泱之風,不要北燕賠償,只要兩國退兵便賞賜大批財物。如此,北燕雖損兵折將,元氣未失。」蕭鈺回憶起往事仍不由感慨,「天命難違,大周實在有幸。」
拓跋護沒有經歷過平江一戰,從蕭鈺口中依稀可以感受到父皇當時的憤恨。
「那就不知大周現在是否還有這麼好的運氣!」
……
西秦使臣來的突然,好在禮部早有準備。
「大周果真是奢侈,大國風範。」西秦使臣忍不住感嘆,汴梁不愧是讓大王魂牽夢繞多年的地方,小小的使館都奢侈的通上了溫泉,那皇宮該是何等金碧輝煌。
西秦丞相唐清諷刺一笑,能供養得起貪婪的戎人,依舊活的這般滋潤,難怪關外各族盯著這片土地。
只希望大周能撐到西秦崛起,否則這樣一塊肥肉單肥了北燕戎人,對他們可不是好事。
兩國心懷鬼胎,試圖瓜分到最大的利益,只怕現實出乎意料。
自北燕和西秦使臣進入汴梁,蠻族人在汴梁城中整日閒逛,買賣東西,年關將近,各家商鋪乘機推出促銷活動,更是熱鬧非凡。
「好一幅安居樂業的畫面。」蕭鈺坐在茶樓上聽著這些富有活力的市井之聲,「不愧是汴梁人民。」
即便高傲如拓跋護也不得不承認,和北燕盛京相比,汴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