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6章 冰湖之戰(第1/2 頁)
札薩克圖汗部的冬季牧場,在烏布蘇湖背面,高山之下。
這裡的山脈擋住了西伯利亞寒流。而巨大的湖泊周圍密佈注入的小河,帶來了充沛的水資源。這周圍的草地上,都是生長的密密麻麻的乾草。
因為冬天這裡能夠避風,而且有海量的乾草,所以適合做冬季越冬牧場。
因為山脈的阻隔,雪在這裡下的比較少。這樣的話,淺薄的雪層,便於牛羊用蹄子刨開積雪,找到下面的乾草和草根吃。雪要是太厚了,牛羊刨開雪層,消耗的體力超過了乾草帶來的營養,就是得不償失的,牛羊會越來越瘦,最後失去保暖的脂肪層而凍死。
這就是冬季牧場的意義所在,不是所有的草場都能做冬季牧場。這樣的寶地十分少。必須要避風、少雪、多幹草才行。
雖然乾草的營養價值比牧草低了很多,但是這個沒有食物的季節,這些就是唯一能幫助牲畜,不凍餓而死的寶貴資源。
而湖水裡可以破冰捕魚,作為食物的補充。小河叉子多,破冰打水也相對容易。
整個冬天,整個札薩克圖汗部的十五萬人口,三萬騎兵,就統統躲藏在大湖之間的這片草場貓冬。
這片區域有三個湖泊,最大的就是烏布蘇湖。
另外兩個相鄰不遠,就是哈爾烏蘇湖和吉爾吉斯湖。
還有比較大的一條河流,在三個大湖包圍的平原中流過。
這裡在遍佈戈壁的外蒙古地區,是一塊難得好地方。雖然面積不到外蒙古的四十分之一,可是這裡水草豐美,可以養活整個札薩克圖汗部。
安三溪一個月前,在冬季最冷的時候。把五萬騎兵的戰馬,全部換成了火紅的駱駝。這些楊凡從非洲之角,傳送來的三十萬頭單峰駝。成了騎兵軍除了一人五匹戰馬之外的重要補充。
這個氣候,戰馬走不出多遠就會凍死。
只有這些被毛厚實的駱駝,可以在零下四十度的嚴寒裡躑躅前行。儘管走的很慢,可是非常牢靠和保險。
運載力還遠超戰馬。可以攜帶足夠的武器、彈藥和物資。
五萬騎兵以營為單位,撒開大網,向著大湖地區包圍而去。把沿途各個越冬地點的喀爾喀人,全部驅趕向三個大湖中間的那個王庭所在地。
經過一個月的拉網式的搜尋,喀爾喀地區,除了車臣汗已經加入楊凡的體系外。土謝圖汗部前年就被兼併,現在所有敵對的喀爾喀人,全部壓縮到了三個大湖之間的草原上。
那裡有一座尚未修築的城市---烏里雅蘇臺城。
這裡現在名叫“扎布哈朗特”,在扎布汗河支流博格多河畔。位於古代貿易要道之上。而後世大名鼎鼎的烏里雅蘇臺,是清朝統治唐努烏梁海和整個喀爾喀的樞紐,該古城始建於1735年。現在還沒有影子呢。
現在札薩克圖汗部的金帳就坐落在這裡。因為是乾隆才修築城池,這裡現在就是一片片的氈房和越冬的牛羊。
其實,從安三溪用海量的駱駝騎兵,突襲土謝圖汗部之後。就引起了唐努烏梁海的圖瓦人和大湖地區的札薩克圖汗部的警覺。
他們突然意識到,冬季的寒冷和暴風雪不足恃。
他們整個冬天都在備戰。時刻防備偷襲。
畢竟以前是從漠南過來打他們,路途很遠。而現在,整個科莫多地區,阿爾泰山上,都是那些討厭的明軍。足足有十萬之眾。這還不算被徵發來的民工和民兵們。
安三溪的大軍出動十天後,就和札薩克圖汗部外派的斥候們接戰了。
札薩克圖汗部把全部駱駝都拿了出來,裝備給斥候們。把他們遠遠地派到各地,用來監視明軍。
安三溪明白,這一次就要徹底消滅喀爾喀最後的反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