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有了稻穀的經驗,別的蔬菜作物陳曼青也多了幾分了解,她特意給每樣蔬菜作物劃定了小範圍的區域。
在區域裡的蔬菜作物,她不再採摘食用。陳曼青就是想看看,這些蔬菜作物到最後能進化出個什麼樣子,會不會到最後都成了帶翅膀的小精靈?
唔……這個應該不太可能,陳曼青汗了汗。
不過萬一要是實現了呢?
抱著這個美好期待,陳曼青每次進了空間,碼字和勞作間隙都會去觀察一圈特意留下的這些個&ldo;試驗&rdo;田……e,自然是什麼異狀也沒發現的了。
只除了那些個蔬菜作物聞起來的味道,好像越發好吃了些。
有幾次陳曼青差點沒控制住,就想辣手摧菜把它們給吃了,好在她意志力過硬!
第44章 採購
陳曼青心裡頗有些得意。
一邊腦子裡信馬由韁,一邊趕到了學校附近的農貿市場。
逛遍了整個農貿市場,才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了一抬用石頭與木塊製成的簡陋舂米機。花了一百多塊錢買下後,讓老闆給弄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分分鐘收進小竹樓外邊的籬笆牆內。
既然買了舂米機,揚風機自然也是要的。
這年頭的揚風機是用木頭做的,一邊有手柄可以用來搖動。
隨著手柄的搖動,揚風機裡面類似風車的裝置就會轉動起來。將舂過的大米從風車鬥上面倒入,隨著揚風機不停歇的運作,乾淨的大米就會從一頭滑下。
而另一頭的出口處,輕薄的穀殼不停歇的飛出。
小時候陳曼青時常在農家的晾曬場上,看到農人用這種簡陋的揚風機分離大米與舂過的穀殼。
分離出來的穀殼,農人經常會點火燒掉。
這個時候,調皮的小孩子就有的玩了。他們會翻找出家裡儲存的番薯、土豆、玉米、芋頭等適合煨熟的食物,或者乾脆在田間地頭的樹上捉一袋子知了蟬,投入火堆裡去。
穀殼生起的火堆只會緩慢燃燒,連火苗都不帶冒一絲的,正適合拿來煨東西吃。
隨著半人高的穀殼堆漸漸燃燒成灰,夕陽西下,一群群孩子在昏暗的天色裡不停歇的咽著唾沫,眼睛死死瞪著散發出濃鬱香味的穀殼堆。直到終於有人忍不住,用樹枝扒拉出了火堆裡的芋頭、知了蟬等物。
狼吞虎嚥都不足以形容,他們飛快搶食的速度!
陳曼青也是&ldo;咕嘟&rdo;嚥了口唾沫。
雖然已經吃了不少頓空間裡煨熟的美食,可少時那種搶食的感覺,彷彿將一分的美味都給放大到了十分,讓人尤其懷念。儘管她回不到過去,卻可以買上一架揚風機放在空間裡。
等處理好了大米,留下的穀殼就拿來懷念往昔。
碼字或者勞作間隙,往穀殼堆裡塞兩紅薯、玉米之流煨著,累了倦了或者肚子餓了,拿來當點心吃都是極好的。這年頭物價平民,通貨膨脹並沒有後世那麼誇張。
一架揚風機才一百多兩百塊不到。
陳曼青毫不心疼,信手就買了一架,同樣讓老闆拉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收進了空間。
隨後又買了晾曬和整理穀物需要用到的爪籬、掃帚、簸箕、米篩等物,想到等大米弄好總得有東西裝,又買了幾個用竹篾和竹條編制的竹筐。
細密的篾條混合著寬闊的竹條,整個竹筐編制的極為工整美觀。
像這樣的竹筐,小時候的農家院裡,誰家都會預備上幾個。或是用來裝稻穀米糧,或是用來裝春節期間打製的年糕,用途多種多樣,光是這麼看著就滿滿的都是回憶。
本來這些東西,陳曼青都是打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