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一擲千金周老頭的震撼(第2/5 頁)
是河粉,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名字。”
鄧允珠驚訝道:“用牛肉來炒粉?這倒是挺稀奇的。”現在這個年代,幹炒牛河還不像後世那樣隨處可見,鄧允珠還真沒吃過這道炒粉。
鄧世榮道:“說起這道幹炒牛河的發明,其實是被逼出來的。”
鄧允珠最喜歡聽父親講這些關於美食的故事,連忙問道:“爸,這幹炒牛粉是怎麼被逼出來的呢?”
鄧世榮前世痴迷廚藝的時候,可沒少研究美食以及每一道美食背後的故事:“這道幹炒牛河的始創人名叫許彬,當時正處於日寇侵華的時期,廣州已經淪陷,他與雙親一起在楊巷路經營雲吞麵食餬口。但是那時生意冷淡,獨經營雲吞麵亦難以維持,便兼營炒粉。
以前的炒河粉都是用的滑炒,就是炒後打芡上面,所用的芡頭離不開生粉(豆粉)。
有一晚,攤檔的生粉剛剛用完,要去購買又被日寇設的卡口攔截不許通行,無計可施。
恰巧這時來了一名日偽偵緝員,抽完大煙要宵夜吃炒河粉。許彬的父親有個脾氣,就是料頭不足決不製作,於是便回絕說原料不足炒不成。可是這名偵緝寇爺卻蠻不講理,執意要吃,最後竟拔出手槍來威脅。
爭持不下,許彬的母親出來打圓場,並打發許彬去炒粉。
結果人急智生,想出個不施芡頭幹炒的辦法來應付:先落油下鑊爆蔥頭,炒芽菜,加粉炒拌,然後才把拉過油的牛肉投入鑊中一起炒制。
沒想到這樣炒出來的粉竟然格外好吃,那偵緝老爺以後每晚都來指明要吃這種炒粉。
那時,要掙多幾角錢買生粉也不容易,許家父子樂得把買生粉的錢省下來,於是就專門炮製“幹炒牛河”,並佐以桂林辣椒醬。後來有酒家老闆看中了這種美食,就拿到酒樓去銷售,各茶樓酒家也爭相仿效。
從此,這種廉價的街頭小食便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大名鼎鼎的幹炒牛河。”
鄧允珠道:“原來這幹炒牛河是這樣做出來的啊,聽爸你說得這麼玄乎,也不知道這味道到底怎麼樣。”
鄧世榮道:“這道美食味道肯定是不錯的,但它到底好不好吃,還得看廚師的發揮,這個夜宵攤的人氣很旺,想來廚師的手藝是過得去的,炒出來的牛河應該差不到哪裡去。”
鄧允珠期待道:“那我倒是要好好嚐嚐。”
由於生意好,父女倆等了將近半個小時,兩份幹炒牛河才端了上來。
父女倆也是真餓了,這兩份粉一上桌,兩人拿起筷子便吃。
鄧允珠一連吃了兩口,才忍不住誇讚道:“爸,你說得沒錯,這幹炒牛河的味道,還真是不錯,好吃。”
“嗯,味道確實不錯。”鄧世榮也跟著誇讚道。
難怪這夜宵攤一直有人在排隊,食客一直沒見減少,估摸著這家夜宵攤的名氣,在這附近已經是傳開了。
這幹炒牛河也是非常適合夜宵的美食,以後他的夜市一條街要是真搞起來了,正好需要這種手藝好的商家入駐,只要這樣的商家足夠多,那何愁這夜市街不紅火啊!
鄧世榮把這個地址記下了,以後要是有緣的話,再聯絡。
……
次日一早。
鄧世榮便帶著小女兒到樓下的餐廳去跟老周和老黃見面。
反正沒有特殊情況,這兩個老傢伙是雷打不動的每天早上到這裡來飲早茶。
果不其然,鄧世榮父女下來之後,一眼就看到了周老頭和黃老頭。
互相打過招呼後,鄧世榮不由得問道:“老周,老黃,你們兩個到底多少點就起床了,怎麼來得這麼早?”
周老頭笑道:“九叔,我跟老黃都是凌晨五點半就起床了,我們兩個住的地方離這裡也不遠,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