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ldo;於是歸者日眾,中國(宋朝)禁之不止&rdo;1;其二,對於加強宋夏經濟 文化交流,改善其境內各族人民的經濟生活,無疑起了一定的作用。
五、攻佔涼州 李繼遷攻佔靈州之後,聲威大振,軍事力量更加強大,不斷向外擴 展,宋真宗在此形勢下,派張崇貴等與繼遷議和,&ldo;割河西銀、夏五州 與之&rdo;2。至此,李繼遷夢寐以求的恢復祖宗基業,重建夏州地方政權的 宿願,已完全實現。但恢復祖宗基業,並非李繼遷的最終目的,其最終 目的是不斷擴充疆土,建立西夏國家,與宋遼爭霸。因此,繼遷在攻佔 靈州後,旋即東攻麟州,未能攻下,於是回軍西向,跨過黃河,越過賀 蘭山,向涼州進軍,從而揭開了宋夏爭奪河西走廊戰爭的序幕。
涼州即今甘肅武威縣。唐時置涼州,五代時號稱西涼府,宋因之。
涼州居住著吐蕃各部,其文化素養較高。&ldo;且西涼蕃部多華人子孫,倒 會漢言,頗識文字&rdo;3。北宋統治者鑑於&ldo;蕃部族盛兵多&rdo;,其軍事力量 比較強大,為了&ldo;藉西涼為腹背攻制&rdo;4,早已與吐蕃六穀部首領潘羅支 結成聯盟,並派丁惟清為西涼知府,與吐蕃首領共同治理西涼,從而加 強了對西涼的管理,使潘羅支成為李繼遷的勁敵。
李繼遷為了拔除這個釘子,比較順利地一舉攻下涼州,採用了聲東 擊西的戰略戰術。即集中兵力於鹽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北), 揚言自駱駝口、車廂峽等路進攻宋朝的環州、慶州,而暗中卻將他的軍 隊開往涼州。正如宋真宗一針見血地指出:&ldo;此必攻略西蕃而聲言入寇 者也&rdo;1。這一著棋果然出奇制勝,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公元1003年(鹹平六年)十一月,李繼遷進攻西涼府,殺知府丁惟 清,並改府為州。
李繼遷攻佔涼州,對於鞏固夏州地方政權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這 種作用,正如吳廣成所指出: &ldo;於是西夏勢成而靈州永固矣。蓋平夏以綏、宥為首,靈州為 腹,西涼為尾。有靈州則綏宥之勢張,得西涼則靈州之根固&rdo;2。
說明涼州也同靈州一樣,對西夏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李繼遷攻佔涼州之後,不免志驕意滿,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涼州吐 蕃六穀族大首領潘羅支,聯合者龍族,事先設下埋伏,然後偽裝願意歸 5《長編》卷51,鹹平五年正月甲子。
1《宋史》卷258,《曹瑋傳》。
2司馬光:《溫國文正公集》卷38,《橫山疏》。
3《長編》卷51,鹹平五年三月癸亥。
4《宋會要輯稿》第195冊,《方域》21之21。
1《長編》卷55,鹹平六年十月癸未。
2《西夏書事》卷7。
降,並請繼遷親自前去受降,繼遷與其謀士張浦等商議是否接受投降。
張浦認為潘羅支請降有詐。他道: &ldo;兵務慎重,貴審敵情,羅支倔強有年,未挫兵鋒,遽爾降順, 詐也。不若乘其詭謀未集,一戰擒之,諸蕃自伏。&rdo;
但繼遷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反駁道: &ldo;我得涼州,彼勢已促,力屈而降,何詐之有?況/title殺降 不詳,爾勿疑,以阻向化之心&rdo;1。
繼遷推誠不疑,欣然前往,結果遭到伏兵的突然襲擊,大敗奔回,&ldo;至 靈州界三十井死&rdo;。時為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正月二日,終年 歲,廟號太祖,墓號裕陵。其統一河西的未竟事業,由其子德明、孫元 昊相繼完成。
六、對李繼遷的評價 總之,繼遷初步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