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2/2 頁)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刺刀戰仍然被視為生死攸關的戰鬥)。即便不再繼續生產,一些加蘭德依舊搭配著適用的彈藥在商店裡出售h41卡賓槍則令人驚訝的還在繼續生產。其較輕的重量和段槍管使它適於室內戰鬥和長途跋涉。其餘,更多更現代的選擇包括魯格i-30,魯格i-14,以及中國56式(前蘇聯sks卡賓槍的仿製型,不要和同名的突擊步槍搞混了)。如果可以得到相應的使用訓練,你是找不到比半自動步槍更好的選擇的。
6霰彈槍
在近距離對抗人類敵人時,這件武器強得不像話。拿來對付活死人,這就不合用了。一把效能優秀的12號霰彈槍能有效地轟飛喪屍的整個頭顱。然而,離得越遠,霰彈就散佈得更分散,其貫穿顱骨的可能性就越低。獵用獨頭彈有與步槍相當的功效,儘管射程更遠(槍管必須足夠長),但說起來,幹嘛不就用步槍就好了?散彈槍的獨有效能在於停止作用。霰彈的散射猶如一面飛行的牆壁,而步槍彈則可能利落地貫穿或是徹底地打偏。如果你被逼進死巷,或在逃離時需要爭取時間脫身,一次有效的散彈射擊能讓好幾個喪屍四肢朝天。霰彈槍槍比較顯著的缺點在於:12號霰彈體積偏大不易攜帶,且會佔用可以儲存額外給養的揹包空間。在決定進行長途跋涉時,這點必須加以考慮。
7手槍
美國人與手槍有特殊的關係。它們幾乎在每一部影片,每一部電視劇,每一本通俗小說,每一本漫畫中都會出場。我們的英雄總是和它們形影不離,從舊時的西部執法者到當今的城市森林。歹徒們為它們深深著迷;自由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就其爭論不休[禁槍令--]。父母們設法讓子女遠離它們,而製造商則憑藉它們聚斂不可計數的財富。恐怕除去汽車,沒什麼比手槍更能代表美國。但這件文化標誌在應對一票新興崛起的血肉食者時功效如何呢?事實上,並不十分有效。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