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頁)
為避免因商業氣氛太濃引起保守派的批評和負面影響,&ldo;哲學大師&rdo;們保留了&ldo;學生活動中心&rdo;的旗號,並給它加了個陽光美好的字首‐‐向日葵。如此充滿正能量的招牌加上充滿新鮮感的裝潢頓時吸引了校內外無數社團前來組織集體活動,天天爆滿。社團人數眾多,一般在大廳活動,最遲也都會在午夜前散場。午夜之後,一座座小包廂又會迎來另一波熱潮,由兩大消費群體主導:一部分是來觀看少兒不宜影片的;另一部分是來實踐少兒不宜之事的。從這角度看,&ldo;向日葵&rdo;這字首起得實在恰如其分,因為只要想一想向日葵的顏色就知道此休閒場所的經營性質與服務方向了。
生意越做越紅火的向日葵活動中心難免招惹是非,活動中心地面入口東側有一座古老的&ldo;神秘花園&rdo;,藤蔓纏繞,荒草叢生,是情侶們的約會勝地,也引來不少有偷窺或暴露癖好的怪人。校園之大無奇不有,大夥也見怪不怪,一般情況下,彼此各取所需,相安無事,偶爾打打罵罵也鬧不大,直到一件罪案的發生才打破這虛有其表的平靜與平衡。
受害者是一名在向日葵活動中心當兼職服務員的大二女生,用服務臺的電腦上校園bbs時邂逅了一位頭像頗似織田裕二的帥小夥,聊得很投緣,便相約當晚在&ldo;神秘花園&rdo;最偏僻的一座涼亭裡見面。深夜下班後,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前往約會地點,一見對方,登時花容失色,這不是在活動中心看門的保安小朋嗎?當保安也就算了,可那張臉實在打了太大折扣!好好的《東京愛情故事》瞬間換成《巴黎聖母院》,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轉身要走,孰料對方可沒卡西莫多的品格,搖身一變成了克洛德,劫財又劫色。
小朋隸屬於校保衛處,受裘比軾僱傭在向日葵活動中心兼管治安,如今在工作地點作案,受害者也是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有點棘手。校領導要照顧學校的面子和受害者的情緒,校保衛處要照顧隊伍的形象和處長的飯碗,裘比軾要照顧向日葵的生意和自己的收益,三方一拍即合,將事情捂了下來,迅速辭退了保安小朋,同時給了受害者一大筆錢並答應保送她讀研。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雖然處理得很及時,但關於此事的多個版本漸漸在校園裡流傳開來,在那個沒有&ldo;人肉&rdo;技術的年代,甚至有人查到了作案者保安小朋的身份,說得有板有眼。校保衛處也不是吃素的,迅速出來闢謠,一口咬定保衛處從來沒有僱過什麼叫&ldo;小朋&rdo;的員工,只有一個外號叫&ldo;小月月&rdo;的女保安,而且早就回山西老家結婚去了,至於保送讀研之類的事,純屬子虛烏有。
質疑之聲並未因此平息,深感力不從心的保衛處長只好請裘比軾&ldo;拉兄弟一把&rdo;。一條船上的裘比軾也想幫忙協防,可他深知一旦正面回應反而不打自招,便讓人在校內目前發行量和影響力最大的《西都風》雜誌上寫了一篇對比中外名校校園文化的文章。此文乍一看是在品評名校人文,實則另藏玄機,前面先中規中矩地介紹了哈佛、牛津等幾所世界名校的校園文化、管理模式等,行文過半,自然而然過渡到了西都大學,提及本校的管理文化,又輕描淡寫地列舉了學校歷年來取得的一些管理成果和榮譽,接著筆鋒一轉,重點來了。
有兩個重點,一個是西都大學的安全管理體系,作者從西都大學以人為本的建校理念寫起,寫歷屆校領導如何關心師生生活、重視安全工作,寫規章制度建設如何持續推進,寫校園硬體設施和生活環境如何不斷改善,寫校園的安全指數如何節節攀升,寫師生們的幸福指數如何突飛猛進,尤其強調了校保衛處在其中所發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高度讚揚了校保衛處的管理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