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第2/3 頁)
部落,俘虜千人而回。
九月,匈奴內部主和派與主站派分裂,老單於憂慮而死,其子主戰、其女主和,故王庭分裂,東王庭由其子繼承,西王庭則被其女承襲,草原上忽而有了東西兩位單於。
東單於繼續率軍與齊爭鋒,西單於則又遣時節去齊,齊帝遂感念其誠心,與之訂盟,同其結親,西單於於是火速將親妹送往長安,一同而來的還有千匹駿馬。
趙寂要的便是這千匹駿馬。
她繼續與東單於打仗,然而雖然時時有斬獲,匈奴卻一直未曾滅絕,甚至仍然與齊國互有勝負,很是頑強。
唐棠因在與匈奴的戰爭中頻頻立功,被封為車騎將軍,因匈奴仍未全滅的關係,仍然駐守邊關,無故不得回朝。
唐府如今是一門雙將軍,也達到了尋常武門權力的頂峰。
所謂一榮俱榮,唐家與衛家是乾親關係,當年唐棠有難,衛家老爺和夫人的奔走,眾人皆看在眼中,如今唐府勢盛,衛初宴的地位便又鞏固一些。
&ldo;近日接連收到幾本請朝摺子,吳王、趙王、楚王皆上書請求來朝,想必是見到我們大敗匈奴,感覺到不安了。&rdo;
是個雨天,黑雲墜在天空,趙寂的心情卻很晴朗。她在御書房中同衛初宴說話,將一堆摺子指著給她看,書房外則候著數人,都是一會兒要被召見的重臣。
衛初宴自然不會上前去翻看皇帝的摺子,她粗略想了下:&ldo;算一算時間,諸侯王們也有六七年未來朝覲了吧?&rdo;
&ldo;是呀,我即位起這還是頭一遭。父皇在世時倒是多些,不過出了中山王太子的那件事後,諸侯王也只是來朝覲過一次。&rdo;
齊循武禮,但仍然在許多地方有出入。碧如諸侯王朝覲納貢一事,武朝是一年兩朝,春為春朝,秋為秋請,但齊朝卻並非如此。諸侯王有三年一朝的、也有五年一朝的,甚至也有收到了詔書才去朝覲的,總之,情況十分複雜。
趙寂所說&ldo;中山王太子&rdo;一事,便是指當年她大哥還在做皇太子時,因棋盤上的輸贏而砸死了中山王太子,大皇子因此失了太子位,才有了後來的一系列事情,才有了她今日的帝位。
那次之後,其他諸侯王還來長安朝覲過,但中山王則一直稱病不出了。為此,先帝曾遣人持御棍去中山國給了中山王幾棍子,當做他不來朝的懲罰。
這也是念著中山王是嫡親宗室,又有喪子之痛,為免各諸侯王心寒,才從輕發落的。否則似這般敢不來朝覲的,一次則貶爵,兩次則削地,三次,則要派軍隊去收回封國了。
&ldo;如今眼看要到正月了,不若先駁了,等到八月,再詔他們十月來朝。我們剛與匈奴耗過一場,國庫有減,若是他們此刻來朝,期間出些什麼事情,我們顧忌著軍資,也不好處理。但是再經歷一個秋收,咱們徹底恢復過來,也能夠順勢制約一番諸侯王了。&rdo;
匈奴已退,如今埋在兩人眼中的釘子,便只有諸侯王了。衛初宴這些年與韓浩瀚做生意,對東邊勢力有些瞭解,旁的不說,單只渤海周邊環繞著的幾位諸侯王,這些年私鑄錢幣、私販鹽鐵,賺了個盆滿缽滿,是能拿出起兵的軍資的,也是時候該處理一番了。
&ldo;如今咱們的西軍已被匈奴磨出來了,若是真和前世一般,最後鬧到六個諸侯國起兵作亂,倒也不懼他們。只是今生大皇兄一直被禁在長安,你家也比上一世要安分的多,不是大皇兄首先起事,也不知這一次,會是哪個首先站出來了。&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