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ldo;再來一個……&rdo;孫蕭蕭鼻音很重的央求。
失戀的人嘛,多哭哭有益健康,省得時刻憋著憋出內傷。
孫巧巧十分理解地又換了一首。金枝欲孽安茜吹的笛曲,宮牆緊鎖下的落寞,與渴望知己的希冀交織在一起,卻終究卻還是隻有自己一個人的獨角戲,這是孤獨到極致的人的入骨愁思,聽得愈久愈斷人腸。
孫蕭蕭哭著哭著,忽然發起呆來。不知是在思念遠去的情人,還是在哀嘆自己的不幸……
&ldo;這曲子本是二重奏。&rdo;孫巧巧也嘆氣。與前男友結緣,正是因為吹這笛曲,他忽然來伴奏,之後狗血地一曲定情。
只不過,這種感情,也只持續了一年時間,就分崩離析了。
在充滿誘惑的社會裡,無論什麼樣的感情都經不起折騰。
&ldo;我可以給你伴奏。&rdo;唐芳年忽然走過來道。
孫巧巧斜視他空空如也的手,&ldo;笛子呢。&rdo;
唐芳年笑,&ldo;在學裡呢,幾步路的距離,我去拿過來也不晚。&rdo;說完竟也不管孫巧巧答不答應,他腳步匆匆出了院子門。
學塾隔著大半個村子呢,一來一回少說一炷香時間吧。
柳氏不知何時靠在門邊,與大棗樹下她男人盈盈對望。那濃情,似快要溢位來。
這一波狗糧來得如此猝不及防,孫巧巧頓時不知道吹點什麼好。
還是柳氏啐了她一口,&ldo;好好兒的,放什麼悲聲,當年送你去山上尼姑庵是要你去養身子的,誰曾想學來了這些痴男怨女的曲子。&rdo;
誒?
老實說,孫巧巧還在發愁該怎麼解釋呢。結果……唔,好像原主幼時體弱,總是三病五災的,說是衝撞了什麼鬼神,後來送到尼姑庵去住了五六年才回。回來時瘦瘦骨伶仃的,柳氏和孫耀庭心疼的什麼似的,於是盡著好東西餵養,嗯,結果餵著餵著就成了這麼個大胖子…
據說十五歲上頭,那教養原主的老尼也過世了。
於是,以後但凡自己弄點什麼,都有個可以賴的地方去。
老師太,多謝您了。
&ldo;這孩子,發什麼呆,弄點歡快調子來聽聽。&rdo;柳氏又吩咐。
孫冉冉從廚房冒個頭,&ldo;娘,飯熟了。&rdo;柳氏這才轉進廚房去做菜。
此時太陽徹底落了下去,月亮卻早已攀上了柳梢頭。
孫巧巧想也沒想,就獨奏了一曲荷塘月色。
孫耀庭一聽這曲就點頭,&ldo;這個好,還是這個好。&rdo;
他也說不出哪裡好,就是覺得心清滌盪,俗世煩惱似乎眨眼就被吹走了。聽著這曲,抱一壺老茶,躺在涼椅上,簡直神仙求不來的享受。
附近的人家探頭探腦的,不過沒人出聲打攪,生怕把這悠揚的笛聲攪沒了。
荷塘月色完了,孫巧巧換了一曲趙松庭先生改編創作的《七》,這曲子取材婺劇,曲調活潑流暢,十分貼近名俗,又有戲劇張力。
孫爹聽了這曲子歡喜的什麼似的,吹到後半段竟跟著打起了響板來。
隔得遠的人家,這會兒也三三兩兩地到了屋子附近的池塘散起步來,也有端著碗飯在那吃的,小孩子要是吵鬧兩句,就會被家裡長輩責罵。千萬不可打攪了這美妙笛音。
孫巧巧見大家興致高,索性又來了一曲《西皮花板》,也是趙松庭老先生的名作。這個戲曲性更濃,有二胡來搭的話,就完美了。
不想孫蕭蕭聽了個音,就笑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