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第1/2 頁)
&ldo;雖然冒險,卻是萬中求一的良策,&rdo;雲開道,&ldo;我們在百濟的每一步,都是險中求勝,如果不做,那麼連最後的機會都會失去。&rdo;
安璇嘆了口氣,道:&ldo;放眼百濟,像二位這樣有膽有謀,又敢擔當的良臣名將真是太少了,安璇鬥膽,請二位在百濟多留些時日。&rdo;
蒙佐雲開相視一眼,話從這美麗的女侯口中說出,自然不便當面拒絕,然而是走是留,除了看戰局變化,還得從兩國跟半島諸國的長遠關係著眼,也不是一時能下定論的。
&ldo;女侯放心,&rdo;蒙佐決然道,&ldo;我等踏上百濟土地之初,就把自己當成了百濟的一份子,步驅走高句麗人,還百濟一個太平,決不回國~!&rdo;
&ldo;大晉與百濟世代交好,&rdo;雲開也道,&ldo;靖難兄弟之邦,乃是分內之事。&rdo;
&ldo;安璇代百濟謝過二位大人。&rdo;
漢城的攻防戰還在繼續,李濟恩指揮下的三個步兵大陣在騎兵的&ldo;壓陣&rdo;下每天輪番對北城發起猛攻。在丟下幾千具後,將高大堅固的城牆衝擊得傷痕累累。北城守將李浩終日奔波在各段城牆間,他無暇去理會王室賜予的美人和珠寶。在戰火紛飛的日子裡,錢財女人不能殺傷一個敵人,唯有軍民協力、同仇敵愾,才是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李浩不是英雄,也不願驅做英雄,所以他選擇了實實在在的跟將士們在一起,同甘共苦‐‐他深知自己不是領軍出征的人才,卻將這數裡長的北城守得滴水不漏。
連番強攻未果,李濟恩令旗一揮,攻城大軍便隨著西斜的落日緩緩退去。
城頭軍民終於鬆了一口氣,不少人就這麼癱倒在地,沉沉睡去。
硝煙、血腥、金屬味瀰漫在空氣中,夕陽和晚風帶不走天地間濃重的殺氣。黑夜的寧靜是短暫的,當太陽從大地的那頭再次升起,鐵血,將重歸此間。
李浩拖著疲憊的身軀,勉力靠在箭垛上,仰望蒼穹,漢城的夜色是如此美麗,如果沒有戰爭‐‐他搖了搖頭,沒有再想下去,用舌頭舔了舔乾裂的嘴唇。
幾百名戰士就這樣橫七豎八的躺倒在城頭酣睡,望著這些共同浴血的可愛的人,兩行清淚不覺掛在了這位才三十出頭,卻已生出白髮的將軍臉上。
第 七 章 初入漢城(上)
黃山原(今韓國連山、黃城一帶),為百濟中部重鎮泗泌城(今韓國扶餘附近,後為百濟國都)門戶,南北夾山,往東便是新羅地界。
黃昏時分,一支馬隊穿過兩山之間的狹長通道,停在了峽谷口守衛森嚴的黃山大營前。
不久,營門開,也是一支馬隊出外迎接,為紅袍首將領翻身下馬,大步走到馬車前,施禮道:&ldo;扶餘暉見過夫人。&rdo;
車門開,風姿卓絕的黎秀然款款而出,上下打量著這年輕的王族,道:&ldo;一年不見,安南王愈發老成穩重了呢。出營相見,是怕我這婦人壞了軍營規矩吧?&rdo;
扶餘暉乃是百濟老王的庶出長子,比新王扶餘昭大了七歲,奉命鎮守泗泌城十年,並主持修建了這座堅固的黃山要塞。扶餘暉個子不高,敦實的身材顯得略微發胖,平淡無奇的五官讓人感覺像是個商人。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能選中黃山原作為屯軍駐守的要塞,扶餘暉就不會是表面上如此平庸。
黎秀然走了幾步,遠眺四下,放眼皆綠,滿目青蔥,不覺嘆道:&ldo;這兒,可真是個好地方啊!王爺果然慧眼獨具‐‐只可惜山中輕閒,不知世間苦痛也!&rdo;
扶餘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