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1/2 頁)
&ldo;父親,燕軍襲了宛城。&rdo;在斥候營擔任十騎長的鄧隴向坐鎮許昌的鄧羌詳細匯報了燕軍這次行動的始末。鄧羌眼中精芒閃動,道:&ldo;你說,為父該如何處置這件事?&rdo;
鄧隴道:&ldo;大好機會不能放過,可調動許昌兵馬,似乎不妥。&rdo;
鄧羌點點頭,道:&ldo;有些長進。你拿我的令箭去洛州,找韋鍾大人,他知道該怎麼做。&rdo;
鄧隴接過令箭,大步離去。
洛州。太守韋鍾也從南來商旅口中得知了燕軍襲破宛城的訊息,鄧隴一到,他就命令洛州、商於、商南、山陽、武關、丹水口各抽一半守軍到西峽城,七千秦軍背靠淅水紮營。
斜陽下,三木、思無邪懶洋洋的靠在白水岸邊,視野盡頭就是宛城的輪廓。幾天的休養,兩人傷勢大好。三木沒有拿思無邪怎麼樣,他也只是一顆棋子,這年頭的遊俠,就像狗一樣被人驅使,有點本事的,寧可去當兵,還能混口飯吃,江湖人物沒有點背景,生存都難,別說行俠仗義了。三木沒有去襄陽,他有些厭倦水雲軒的生活,幹些見不得光的事還莫名其妙不知緣由,飛雪山莊,隨他去吧!
雲開、衛塔、陸之遊、張昕、桓石秀、萬晃、謝玄、朱序,一撥年輕才俊,和他們共事的日子,仍然歷歷在目。自己雖非朝廷人,卻能切實體會到他們滿腔熱血和才智抱負;從嶺南到廣陵千里飛馳兩趟,有的不是怨氣,而是實實在在去做一件事的充實與喜悅。江湖上有的只是小恩小義糾纏不休的睚眥必報‐‐他不屑;離開江湖,自己又能做什麼‐‐他迷惘。
&ldo;醒醒,你睡了大半天了。&rdo;思無邪喊醒了迷迷糊糊的三木,道,&ldo;看,南面!&rdo;三木揉揉眼睛,仔細一看,新野方向的地平面上出現了一道細線,漸漸變成了一支皂色大軍。
&ldo;晉軍!&rdo;三木跳了起來,心頭湧上莫名的喜悅,從嶺南歸來後,他對於這個南方所謂漢人的正統國家多了幾分牽掛,他不清楚是放不下那些年輕的朋友們,還是對晉國有了真正的感情,在很多時候,他會站在晉國的立場,正如當時想殺了思無邪一樣。
遠處戰馬嘶鳴,紅色身影一閃而過‐‐晉軍的行動已被燕軍斥候發現。兩人順著白水來到宛城東面的樹林,駐足觀望:晉軍絲毫沒有偷襲的意思,鋪開大軍駐紮在白水下游的東岸樹林南端河穀草地上,打著荊州軍旗號,約有兩萬人,還有小艇沿著白水巡邏。燕軍全部固守在高大的城池裡,城頭刀槍林立,戒備森嚴,宛城城堅糧足,死守三、四個月不在話下。
&ldo;你看!&rdo;思無邪往遠處一指,三木循聲望去,遠方山原之間出現了一道黑色長龍,隱隱有戰旗飄揚。
&ldo;秦軍!&rdo;三木跟雲開久了,一猜就中,&ldo;怕有萬人。&rdo;
&ldo;這下麻煩了,&rdo;思無邪道,&ldo;你幫我逃命,我一定幫你把宛城拿回來。&rdo;
&ldo;不是幫我,是幫大晉。&rdo;
韋鐘的七千秦軍在白水西岸紮營,與東岸晉軍遙遙相對。
宛城城頭,清河公主遠眺南面白水兩岸一皂一黑兩片大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是她最願意看到的局面,秦晉兩國不但都派兵來了,還來得這般默契,宛城是塊肥肉,他們都不會平白放過,不較量一番,絕不會輕易動手的。晉軍兩萬,秦軍近萬,燕軍一萬,這樣的比例,最有利於守方。
&ldo;嶺南一別,三木兄也在宛城啊!&rdo;謝玄牽著馬,悠然走來。
&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