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挖人要趁早(第1/3 頁)
魏長纓和盧冬菱來到機場。今天,盧冬菱穿了一套黑色的三葉草運動裝,青春氣息撲面而來,讓和他們一起乘機的乘客紛紛側目。
魏長纓打量了一下盧冬菱打趣道:“這身不錯。值得升個艙。”
啥?盧冬菱納悶。就看到魏長纓走到值機的櫃檯,把兩個人的經濟艙升成了頭等艙。
“魏哥,頭等艙可不能報銷啊。”
“不能報就不能報唄,你看看周圍人的眼神,不升艙捱罵的絕對是我。”
盧冬菱轉頭看了看周圍有意無意用眼角看他的雄性動物,捂嘴笑了起來。
三個小時的功夫,上海很快就到。坐著上海足協派來的專車駛向位於崇明島的根寶訓練基地。這個基地從2000年開始建造,如今已形成規模配套成熟,從這個基地走出了半支國家隊的陣容。基地牆上寫著一行大字——足球明星的搖籃,走向世界的希望。車子一路開到基地配套的賓館門前,徐根寶和幾個工作人員已經等在了那裡。
走下車,魏長纓三步並兩步的搶上前,跟已經66歲的徐根寶握了握手。
“徐指導,怎敢勞動您到門口親自接。”
徐根寶帶著招牌的茶色眼鏡,客氣的微笑:“歡迎魏處長來基地做客喲。”
在這之前盧冬菱已經把到訪的議題跟上海足協的人透過氣了。青少年聯賽的舉行少不了邀請一些高水平的青訓隊伍參加,在青訓方面卓有成就的根寶基地自然是要重點拜訪的一點。
“您是前輩,叫我小魏就行了。”
“那今天怎麼安排呢?”
“既然來了,我還是想先看看咱們的青訓隊伍,比賽、訓練課都可以。”
徐根寶眼鏡後面的眼睛一亮,足協的官員他見得多了,但務虛的多務實的少。一開始聽說有個足協的年輕官員來基地,他還有些不屑,只是出於禮貌留出了時間。
“好,那咱們就去訓練場。”
坐著基地的小電瓶車,眾人來到訓練場。正是下午的時間,訓練場上一片火熱。
“今天正好是西班牙隊對德國隊,可以看一看。”來到場邊,徐根寶介紹道。球場上一隊穿著西班牙紅色球衣的小球員正和穿著白色德國隊球衣的對手進行著比賽。
“我們這些小球隊都有自己的代號,有西班牙,阿根廷,德國,巴西。根據不同的風格愛好,給自己的隊起名字。”徐根寶笑著解釋道。
“哈維,哈維,拿住球,注意其他人的跑位。”
“穆勒穆勒,串聯串聯,別總想著撿錢包。”
“拉姆,起球的時候控制落點。”
“勞爾,不要跟他糾纏身體,跑位。”
兩邊的教練聲嘶力竭的喊道。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代號,特點是啥,喜歡誰就拿誰當代號。我們也希望他們能拿代號當成他們奮鬥的目標。”徐根寶說著的時候,有一種自然而然的驕傲流露在外。
聊了幾句青訓方面的話題,魏長纓誠懇的說道:“徐指導,我想請教個問題。”
徐根寶側頭傾聽。
“您覺得這些孩子最缺的是什麼?”
“最缺的……是機會吧。”徐根寶沉吟了良久。“我們不缺好苗子啊,你看場上的這些孩子。他們在同年齡段可能跟其他發達國家的球員差距不大,但是到了成年卻一下子拉開了差距,是因為他們上升的渠道太少了,參加的比賽太少了,高水平的比賽太少了。你看我要是把這波孩子拉到歐洲去,別的咱們不敢說,同年齡段踢聯賽,我覺得他們拿個中游是絕對沒問題的。”徐根寶的話裡仍然透著滿滿的自信。
“我曾經看過一些文章,想要成為一個足球發達國家,就要形成一種體系。就像我們國家做工業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