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2/2 頁)
甚至在解放前連個名字都沒有,只知道孃家姓王。按照解放前農村的土辦法,這老太太生下來的時候,也不需要取名字,就叫作王氏。解放後,新政啦,嫁到夫家,自然就要取個名字,叫作王玉珍。別瞧王老太太偌大一把年紀,可死前沒生過大病。勞動婦女嘛,腿腳靈便,眼不花,只是耳朵多少背了些。像這樣一位不可能招災惹禍的老太太,自然不可能成為兇手的首要目標。在這件事上,所有人的理解得到了統一:老太太是碰巧出現,才做了刀下鬼。
3既然兇手與這老太太並無瓜葛,那麼必然是衝著其他人去的。究其犯罪動機,無非就那麼幾種:為財,為色,為報復。
4若說兇手是為色,那為什麼女孩的屍體上並未發現遭受侮辱的痕跡?如果說是為報復,趁著男女主人不在家,專挑老少下手,這雖然並非不可能,但連續持刀殺人更方便,何必要面對面掐死少女?若說是為財也不合理,雖然院子裡失竊了什麼此時還沒個定論,但至少現場沒有被翻亂的痕跡。
5即使動機尚不明確,兇手連傷兩命,卻應該是為了保全自己。根據法醫的報告,老太太死在外孫女之前,時長很難推斷,約為半小時至一小時之間。中間這段時間,兇手在做什麼,還是個未解之謎。不過從他隔了半小時才再次下手的情況推斷,兇手或許不想再殺人,但唯恐自己的身份洩露,才不得不殺死女孩滅口。這說明兇手和這家人挺熟的,才不肯留下活口。
6剛才鑑證科的主任也說了,院牆上的監視器只是裝裝樣子,並不具有真實的拍攝功能。但即使是裝裝樣子,也有一定的震懾作用。普通犯人願意冒著被拍攝的危險去作案嗎?不會的!這也從側面佐證了兇手一定是這家的熟人。
7若是從熟人下手,則首先值得懷疑的自然是已經浮出水面的戶主外甥。他或許因為貪圖舅舅的財產而心生歹意,起了非分之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