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第1/2 頁)
一連串算不上正面的評價不足以表明淮總的態度,她又舉了個例子:「le。」
le,網際網路虛假繁榮時代最大的泡沫,當年巨輪沉沒,牽扯出的債權方堪稱擊鼓傳花——掌舵人一跑路,國資、銀行證券機構、地產商等一個接一個收拾細軟棄船,最後只剩下幾個大債權方抱著腐朽的船隻慢慢下沉。
隋然不解:「le的前車之鑑擺在這裡,遇到類似模式還會前僕後繼麼?沒有好處,大佬們會一個接一個跳坑?」
le是步子跨得太大拉了胯,又有一個煽動力極強的「營銷大師」,但商崖科技好歹有一摞一摞的論文和專利證明。
「既然有那麼多資本加入,還是有潛力的……吧?」
「追加兩百億投資的利平控股多少也抱有類似想法。當然,也有一些深層次因素。」
網路上對利平控股追加投資接盤的因由眾說紛紜,不乏藍綠陰謀論。許是想到了這茬兒,淮安話頭一轉:「你記得榮範文昌吧?」
隋然想了想,沒想起來。
淮安給出提示:「迷彩單車。」
「啊……那個啊。」
迷彩單車給隋然留下的印象還蠻深刻的。
當年大街小巷不管走到哪裡都能看到橄欖綠底色的迷彩單車——地鐵口、小區、樓道、河道,堪稱蝗蟲過境。
「迷彩單車的運營主體是榮範文昌。」淮安說,「被你說中,倒閉了。」
隋然一愣:「啥?」
淮安指了指桌上的手機,「四年前,倒數第三條朋友圈。」
隋然下意識伸手去拿,伸到一半忽然想起什麼,磕磕巴巴地問:「不會是您……你……」
她鮮少在社交平臺發表負面言論,淮安一提,不用翻看也能想起當時發了什麼:「無組織無紀律,共享單車遲早變成共享垃圾,祝早日倒閉[鄙視]」
配圖正是迷彩單車,指向性明確。
淮總語調沉了沉:「嚴格來說,榮範文昌是我的第一個專案。」
「這……」
隋然哽住。
糟糕,是在龍王廟放火的感覺。
「你是對的。」淮總有意無意地雪上加霜,「處理上千萬輛損壞的單車比處理垃圾麻煩,纏了一身官司。榮範文昌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榮範文昌屬於較早一批將共享經濟概念應用到實際專案的公司。
運營的迷彩單車最早在創始人的母校試行,逐步擴充套件到部分城區,不溫不火數年,後來趕上共享經濟的風口,一夜之間崛起騰飛,和如今健存的小橙車分庭抗禮,各領共享單車的半壁江山。
它的巔峰時期是在隋然離職前後,鼎盛時全球註冊使用者超四億,日訂單量過百萬,三輪融資近二十億,一年內便將迷彩單車投放到全球各地,吸睛無數。
不過那時候共享單車管理非常不規範,沒有固定停車點,隨停隨放,還有人蓄意破壞。
但不同的是,小橙車從一開始便堅持質量和安全性,使用自主研發的配備定位系統的藍芽鎖,而為了車輛耐久度考慮,選用的材料比較沉重。
而迷彩單車為了追求輕便,又或是「取量」為先,車身材料相當脆弱,密碼鎖及定位裝置形同虛設,損壞率極高。
隋然發那條朋友圈也是找了六輛沒一輛能騎的,一時氣急敗壞。
彼時榮範文昌風頭強勁,全網都在鼓吹共享經濟,發牢騷歸發牢騷,隋然沒想到迷彩單車真的倒閉,更想不到淮總還是它的老闆……唔,投資方之一。
隋然埋頭喝湯,搜腸刮肚組織語言。
現今市場上的共享單車橙黃藍三足鼎立,迷彩單車偃旗息鼓,還拖欠巨額押金——以結果為導向,淮總說第一個專案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