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 搶親(第1/2 頁)
“婚禮過後就得度蜜月。”周至說道:“他們準備去海邊旅遊一圈,所以仁中一時半會兒還回不來,我們有得辛苦。”
“是你辛苦,跟我沒啥關係。”
“你現在不也是數學和自然課老師”周至提醒道:“物理和化學你也不要講深奧了,就按照《十萬個為什麼》上的科普材料講就行了。”
“有些時候是他們給我上課。”麥小苗講課的方式頗為西式,很受孩子們的歡迎,自然課除了數理化的科普外,還包括自然,而關於生物的知識,孩子們往往比麥小苗知道得還多得多。
麥小苗倒也不計較老師的身份,每到這種時候她就樂意當學生,還拱孩子們上臺去表達,她在下面負責讓大家情緒滿足,大家都高興。
“什麼時候開學啊我都有點想他們了。”麥小苗說出了更加可怕的虎狼之詞。
“可做個人吧。”周至都氣笑了:“娃子們好不容易過回好年,幹啥呢還想把人家早點拘回來還是多想想彝族人婚禮的禮節吧,別到時候被潑一身水就太狼狽了。”
聯和鄉過大年沒有過彝族年熱鬧,不過大家扎堆兒到會議室裡看電視的熱情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周至在給電視外接了功放後,效果就更好了,就算坐到後排的看不清圖象,聽著歌聲舞聲也帶勁。
麥小苗還是第一次看春晚,被今年質量頗高的相聲和小品逗得前仰後合。
關婷婷也趕回來參加了她的第一屆春晚,在群星歌曲大串燒中唱了一段《童年》,可把看電視的吉列阿紫和麥小苗給激動壞了。
等到第二天,吃過吉列阿比給大家煮的拳頭大小的湯圓後,就要出發去參加婚禮了。
當然不能全都去,聯和鄉這邊還一大攤子事情呢,派出的代表就是老赤日,吉列阿紫,周至,麥小苗,還有放假也沒有回去,留守基地的農科院代表李璐和梁光平。
彝族的婚禮一般要三天,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送親和接親。
本來這是一個從女方家到男方家,再從男方家到女方家的過程,但是沙馬日聰早早給自己買下了邛海邊一處小院兒,翻修得跟個小別墅一樣,那裡自然就是目的地,就算男方家了。
而自己在學校內的宿舍,就算女方家。
因此周至他們半夜就得出發,才趕得上一大早的送親儀式。
現在還沒有各種規定,所以婚禮還是能夠辦得挺熱鬧,周至他們趕到一中教師宿舍沒多久,沙馬日聰的閨蜜就跑了進來:“準備好!搶親的來了!”
這是早年間彝族的一種習俗,主要流行在滇西北和涼山部分地區,男方派出搶親隊伍一邊給女方家送彩禮,一邊用氈子強行把姑娘裹走。
這時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對付男方來搶婚的人,並把黑黑的鍋灰打在搶婚者的臉上,或者端出水來潑灑表示抵抗。
當把姑娘搶回男方家時,搶婚的人們一個個鍋灰滿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賓客開懷大笑。
在滇南的話搶婚的習俗就更誇張,地點、時間都是事先約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裡勞動、在村邊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就被搶走了。搶到的姑娘直接被領到男方家的堂屋。按當地彝族的風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識著正式締結婚關係了,就不能再跑了。
不管用什麼形式搶親,把姑娘搶到新郎家後,都要按當地彝族的習俗,舉行婚禮,並宴請賓客。對於搶婚。彝族人說,這是祖輩傳下來的,男方去搶是對女方家的一種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周至認為這就是一種原始習慣流傳演化而成的一種形式而已,之前男女雙方都是約定好的,不是真正的暴力犯罪行為,所以也不能簡單地就批判。
要不然的話換成人家的角度來看漢人的風俗,大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