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萬業因果(第2/3 頁)
道是一粒真丹出,萬載共朝尊。”
“以因果業力為煉丹之材去煉製一枚等同於玄氣的法丹,有了掀了這棋盤的後手,也不至於在最後徒喚奈何。”
他眸中光華閃動,“而且此丹一成,便有了另外一種解決因果業力的辦法,不至於將一切都寄託於輪迴。”
朱厚熜已經看出,這紛爭大世的背後,各家各派各門各脈,所爭奪的最終理念便是輪迴。
只是照他過往的記憶,輪迴中獲利最大的佛家,此時倒顯得有些寂寂無聲。
要麼是他們隱於幕後早已行動,要麼是他們認為還不到最關鍵的時候。
朱厚熜漫步在黃河上,忽然腳步一頓。
“佛教大興,始於梁武帝,輪迴…………”
朱厚熜一心求道,所求無非超脫。
他的心中,道爭一世,一世命便是萬世命。
輪迴,在他看來是對修者的一把利刃。
而且之前曹衝試探的言語,天地間顯然還有反對輪迴的勢力。
況且根據後世大明的情況,依靠輪迴消弭天地業力,對抗那股毀滅天地的力量是失敗的。
甚至,輪迴不休,苦海無邊,還可加劇天地因果,引來不可知的變化。
朱厚熜躊躇良久,身影逐漸消失在月色與水色之間。
次日,天光大亮。
武者連同州府的軍士,當地的鄉勇和百姓們,一起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災後重建。
在超凡偉力的加持下,平日裡如登天一般困難的工程此刻卻顯得格外輕鬆。
張虛雲一揮拂塵,八頭體型龐大脊背如山嶺的青牛,就開始在河岸邊的田地裡努力耕耘著。
他又用出一道雲雨神通,片刻的功夫巨牛黎平的田地上禾稻便抽出嫩芽。
粗布麻衣的百姓虔誠地跪倒在稻田外,他們貪婪地呼吸著泥土與作物混合的氣味,眼睛彷彿焊在了田裡。
武陵國也有種種超凡的手段,但全部被用在了抵禦妖魔上,國中禁令各種神通器物不準用於百姓生活。
在這數千年的時間裡,不是沒有人因為這條禁令而感到困惑,憤怒之下,拔劍質問直衝王城。
起來問路的人走了一個又一個,黃河邊的都城卻依舊是那一座。
他們沒有被殺只是變得格外沉默,最後加入了抵禦妖魔兵士中。
朱厚熜釋出命令時,也曾有官員和兵士表達了不滿,甚至是恐懼。
太守夢陽德卻神情嚴肅地對眾人說道:“一國無二主,神漢之令,便是武陵國最大的命令。”
他行走在田間地頭,看著不斷出現的新事物,神情恍惚。
遠遠地,聽到孩童們唱著快樂的民謠,蠟黃的臉上多出了一抹粉紅,夢陽德坐在機關車上神情悵然。
他自問道:“一廂之歡比苟且安生好嗎?”
對於這個問題,他其實已經想了很久,但直到都沒有答案。
朱厚熜從未出現在兩岸的百姓面前,他們只能從武者的兵士的口中拼湊出一個模糊的形象。
只知道這位大好人,大人物,在治理黃河。
百姓們自發地想要修廟祭祀朱厚熜,卻被後者拒絕。
吳謙虛帶來了朱厚熜的話。
“爾等若想感謝我,那就多種一棵稻,多搬一塊石,一起平了黃河水,創造太平生活。”
百姓們有些不知所措,他們數千年來刻入骨髓裡的祭祀崇拜,長久縈繞在生活中的神靈信仰,一下子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該怎麼稱呼他呢?”
“刺史大人?”
“大恩人?”
…………
從一首樸素的歌謠開始,朱厚熜在這個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