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招聘會(第1/4 頁)
招聘會
無論什麼樣的改革,一開始一定不是一帆風順的。
這次自然也是。
之前報紙上連續幾個月的討論,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儘管一方獲得了勝利,卻不代表另一方就徹底服氣。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哪裡都少不了不願意去改變的人,而這樣的人卻常常佔據領導地位,可以主宰一方,至少是他所在的一畝三分地。
這個時候,就最能凸顯出「首義」重要性。
所謂首義,便是最先站隊,好處和壞處都顯而易見。
若是成了,以後便是中流砥柱,若是沒成,最先倒黴的也是他們。
陳凡也沒想到,那位上任沒幾年的錢書記,竟然能有這份認識和決然。
更難得的是,在他的領導下,南湖公社擰成了一股繩,與縣城的相對保守,形成鮮明的對比。
或許,也是與盧家灣的副業公司,終究還是社隊企業有關?
但不管怎麼說,有這位在南湖,對盧家灣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
達成了協議,卻不忙著行動。
即便楊書記他們再著急,一個多月的時間,還是等得起的。
倒是盧家灣服裝廠和食品廠要招工的訊息,早早的放了出去。
正常來說,生產隊辦的企業,僅限本村社員進去務工,不能對外招工,否則還算什麼生產隊副業?
但是怎麼說呢。
既然是「社隊單位」,那麼是不是意味著丶全公社範圍內的社員都可以進去?!
反正沒有說:某個生產隊的副業單位丶不許招收生產隊之外的本公社社員,這樣明確的話吧?
另一個,在這個年代,一般都是「人」大於規定丶規定大於律律。
當沒有明確規定的時候,管理負責人的話就是規定。
總而言之,現在的風向,只要是與幾年前的情況反著來就對了。
按照這個節奏走,再怎麼樣也出不了問題。
這就比如,當初華西村辦廠,地方將情況彙報給了李先生,當時李先生的評價是:「這裡是農村的希望之地。」
靠著這句話,華西村平安度過了十幾年丶並積攢了一大筆原始資金,到了80年代,終於一飛沖天。
可是有這個幸運的,也僅限華西村。
其他絕大部分地方別說辦廠,連發展副業都困難,為什麼?
就因為那是大勢所趨。
所以連李先生的話都不能拿來作為參照!
現在也一樣。
只要不太過分,在南湖公社這塊地方,公社領導就可以做決定。
如果他們還不夠,那再加上盧家灣,全公社上上下下誰敢說個不字?
哪怕連謹小慎微的縣城,也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盧家灣的招工大幕緩緩拉開。
……
11月8日,農曆十月初八,星期三丶立冬。
從這一天起,代表正式進入冬季。
立冬這天通常會伴隨著降溫丶寒潮丶陰雨之類的天氣,北方甚至還會下雪。
還好南湖公社地處江南,沒到下雪那一步,氣溫也在20度左右,就算今天下了點小雨,穿一件厚袷衣也夠了,甚至連打傘都不用。
在南湖公社和甘家村交界的地方,也就是農村大集的聚集地,今天不是星期天丶也沒有趕集,可是來這裡的人卻不少。
緊挨著湖邊的大場坪上,兩千多人排成十幾條隊伍,男的女的各自分開,……呃,偶爾男人隊伍裡面夾著幾個女同志,女同志的隊伍裡面也有一兩個男人。
倒不是他們排隊排錯了地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