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2/2 頁)
o;專利&rdo;作為引線來講這類故事,在國外科幻電視劇中尚未出現。
《專利局》系列不僅懸念迭出,娛樂性強,政治和道德上都沒有多大問題。在提倡創造力,呼籲掌握&ldo;核心技術&rdo;的今日中國,它也更容易引起社會共鳴。
三、十部&ldo;科幻小片&rdo;原創素材
在第四章裡。筆者單純從藝術角度,談了&ldo;科幻小片&rdo;的價值。拋開藝術,&ldo;科幻小片&rdo;在經濟效益上也永遠有其價值。誠然,科幻小片無法創造票房紀錄,所以我們很難從只重視票房絕對數量的娛樂新聞裡看到它們的名字。但是,假如一部科幻小片投資五百萬,票房兩千萬;另一部科幻巨片投資一個億,票房一億五千萬。哪部片子更能賺錢?這對於投資人來說,是個極簡單的算術問題。
再從投資風險的角度來看。投入巨資拍一部電影,投資人永遠要先把賠錢的可能考慮進去,而不會只考慮到怎麼賺錢。投資一個億的科幻片,和投資五百萬的科幻片,如果賠錢,哪個可能賠得更多?這個演算法也是很簡單的。所以,很多大片半途夭折,隨時會在策劃、編劇、籌資、拍攝、發行等任何一個環節裡死去,而小片卻總能夠過關斬將,闖到銀幕上。
小片拍好了,也可以直接靠續集的方式轉化為大片。這方面,第四章裡已經舉了很多例子,就不用贅述了。
由於中國電影市場僅有潛力而尚無實力,所以,如果小成本電影從市場中獲利,電視電影是個不錯的途徑。江南大學文學院莊若江女士傳述了導演鄭大聖的觀點,並加上自己的點評。導演鄭大聖認為,一個國家本土的民族電影業遭受很大危機的時候,它的電視電影往往會異軍突起。電視電影有一點像水庫,會儲存這個國家電影製作的一部分有生力量,等一撥新電影出來的時候,這個水庫裡已經容納了很多東西,包括人才、包括風格樣式的儲備。筆者竊以為是,即使在美國本土和歐洲,低成本的電視電影也是一種對抗好萊塢龐大電影工業的重要策略。《中國電影:創作與市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