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別說了,這旨我們接還不行嗎(第2/2 頁)
小喜子清了清嗓子,又將右邊的唸了一遍,一支香只燒了不到三分之一。
這下,大夥都清晰明白的感受到了,這摺子字得少的好處了。
他們心中暗自琢磨,不就這點小事,皇上聖旨都下了,不如就順水推舟,遵從他的意願吧。
實在是再跪下,腿真受不了了啊!
因此當李知許問他們,“各位愛卿,這兩封摺子的意思,可是別無二致?”
百官們紛紛點頭應和,聲音整齊劃一。李知許看到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驚訝。他心想:難道這些人全都是善於邏輯推理的理科人才,喜歡這種事實列舉的方式?
姐說得果然沒錯啊!
於是,他的興致更高了。
他繼續擺資料、講道理,指著上面的字說道:“你們猜猜看,朕抄錄左邊這份摺子用了多長時間?”
眾人:......從前怎麼不覺得皇上有這麼多話啊!
李知許見狀,微微一笑,繼續說道:“一共一千二百三十六個字,朕抄了近半個時辰。這要是寫一封完整的摺子,沒有一個時辰如何能寫完?”
他頓了頓,又指著右邊的紙張說道:“而這份摺子呢,前前後後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完成了。它既表達了他對朕的思念與敬仰之情,又將近來的辛苦工作一一道來,簡潔明瞭,讓人一目瞭然。”
他環顧四周,繼續說道:“若是一個知州一個月寫上三四封這樣的摺子,又浪費了多少寶貴的時間?有這些時間,他們還不如好好處理幾件民生事務。”
隨著李知許的每一句陳述,太和殿內的百官們都以為接下來他會問:“如此,你們覺得朕的這個聖旨下得如何?”
他們就會趁此機會趕緊應下,然後站起來活動活動筋骨。
但沒想到,皇上一句接一句越說越興奮。
當李知許終於問道:“眾愛卿覺得朕說得可有道理?”時,司馬餘迅速抓住這個機會,第一個回道:“皇上聖明!”
然後趁機趕緊將自己的跪姿變成了趴姿,雖然雙腿依舊跪在地上,但腰部總算得到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左丞相都發聲了,也就是說第一個承擔攝政王怒火的人已經出現了,其餘的人自然趕緊也應下來了。
特別是像王錦川、李尚書這些都已經抱重孫了的,實在是撐不住了啊!
聽到文武百官齊聲的“皇上聖明”時攝政王黑著臉看向李知許。
他的雙眼如深潭般幽深,讓人難以捉摸他的心思。
不巧的是,李知許也正好看著他。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彷彿有電流般迸發出火花。
突然,攝政王笑了,他躬身道:“皇上聖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