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與港督的第一次會面(第2/2 頁)
青年俊彥,更是香江日後繁榮發展的基石。至於我本人,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已。”
來之前就有所懷疑的劉元昊在心裡默默說了一聲“果然如此”,這老傢伙嘴裡又是英女王又是英政府的,應該就是在摸底無疑了,不過他並不打算接腔。
“督憲太謙虛了,您作為香江任期最長的總督,對香江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
“哈哈哈,多謝你的讚美,不知道你對香江今後的發展有什麼看法?”
麥理浩見他沒有回應自己的說法,於是再次試探。
“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當然希望香江能發展的越來越好。我覺得香江可以朝亞洲金融中心的方向努力,爭取成為全球金融市場中連線倫敦和紐約的關鍵一環。作為東西方之間的橋樑,香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這是東京和新加坡不能比的。”
劉元昊的這一說法非常新穎,話一出口就吸引了沈弼和麥理浩的注意力,也成功避開了麥理浩對他的試探。
以中國的人口數量和國土面積,任何拋開中國談全球經濟的課題都是偽命題,只不過改開之前的內地市場,西方國家想進但是進不了,改開之後才算是看到機會。
而香江的特殊地位也因此凸顯出來,這才有了發展成為全球貿易樞紐和金融中心的機會。
兩人一番沉思,越想越覺得劉元昊的話有道理。
尤其是沈弼,本身就是滙豐大班,如果香江能成為亞洲金融中心,滙豐作為香江的王者,地位必然會水漲船高。
越想越興奮的沈弼拋開麥理浩,拉著劉元昊到一旁開始討論香江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可能性,滙豐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應該怎麼定位自己,採取什麼樣的策略,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與滙豐成為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大銀行相比,之前在與怡和的競爭中勝出已經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果這件事謀劃成功了,那親自規劃這一切並奠定基礎的沈弼將成為滙豐一百多年來最有影響力的大班,這事光是想一想就讓他激動不已。
劉元昊知道滙豐的國際化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當然樂見其成,於是將前世滙豐的一些關鍵步驟點了出來,比如說滙豐的股權架構調整問題,比如說在英國和美國各收購一家本地銀行發展業務。
滙豐在78年的時候就開始和美國海豐銀行接觸,想要收購這家全美排名第十七位的商業銀行,目前雙方還處於初步接觸階段。
劉元昊擔任滙豐董事的時間還很短,按理說他暫時接觸不到這些資訊,所以他的說法與滙豐的舉動不謀而合,也更堅定了沈弼收購海豐銀行的決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