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能這麼算的”(第2/2 頁)
我們碼頭淘到的舊貨少了。
象今天賣的這些東西,以前老闆真沒看在眼裡,現在重視點了。
不過他家兩個兒子,小兒子是科學家,大兒子是大老闆,家裡不缺錢,他也就當玩玩這樣在做。
如果兩個兒子都靠這個垃圾碼頭賣廢品過日子的話,他肯定不會這樣乾的,最起碼不會這麼便宜把貨賣給王老闆。”
“大姨夫,這裡面還有什麼竅門嗎?”周迎春不恥下問。
“垃圾回收一般有四個層級,我們這就好比最後一個層級,就象老百姓家裡存了點廢舊報紙,去賣掉,只是我們貨多,人家主動上門來收罷了,性質是一樣的。
第二個層級就是王老闆那樣的,開廢品收購站,他們收了廢品後,賣給第三個層級,叫打包站。
回收站什麼都收,收了以後進行初步分類,然後再賣給不同的打包站,一般一個打包站就收一到兩樣廢品,利用機器,將廢品打包,象我們今天賣出去的廢鋼筋,你看看很多,但打包站一打包,就是一個鐵塊,體積變小了,重量沒變。
打包站積累到一定數量的鐵塊後,就送到相應的工廠,比如廢鐵就送鋼廠,廢紙就送造紙廠,廢木材經過工廠粉碎後,變成優質木屑,供應給發電廠、造紙廠,每噸加工費用100元左右,賣給市場費用500元左右。
我們老闆要是在這行做的再到位一點的話,不說去對接相應的工廠吧,至少可以對接打包站,自己直接開廢品回收站,那就少了中間一個環節。你不知道,我們今天賣的這些東西,王老闆回去拆拆、分揀一下,運到打包站,起碼好賺我們賺的那麼多錢,甚至更多。”
“那麼多?”
“嗯,當然,前期投入也要不少的,比如王老闆那裡,卡車起碼要有一輛吧?有車,你至少得養個駕駛員吧,這要花不少錢。
還有場地,一個城市打包站只有一到兩個,你不可能每天都送廢品去打包站,那一輛車肯定不夠用,天天送,油錢也捨不得啊。
那就要幾天送一次,那這些廢品放哪裡去,就得租房子,要大,不然騰挪不開,這租金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還有工人,肯定不象我們垃圾碼頭一樣,十個人左右呢肯定不夠,而且年紀不能太大,而年輕的,工資就得出的高一點……”
“其實就是說老闆家裡不差錢,犯不著再往裡砸錢,勞心勞力的,就這樣,有個事做,有點收入,象玩一樣的。”
“哈哈,你總結得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