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5 頁)
個買賣還要依著五口通商章程,這大清再不振作,就真的沒救了,可就他所知,朝廷在這方面根本沒有一絲的振作之心。
庚子一戰,潘仕成可以算是全程經歷了,從戰事開始到後面的締結城下之盟,他是一個見證者,楊家如果真想在雲南起事。兩家合作一下到不是不行,但必須要有一個更為可靠的關係。
現在說這些太早,這楊家的水有多深,自己還得試試,別一個猛子扎進去,反而喪了身家性命。
“楊參將,我聽說過宜良的周士清,不知……”
潘仕成的這一問,可問到點子上了,楊家若是沒有別的心思,圖謀那滇中糧倉做什麼?如果有這個心思,還得探探他們要做什麼?
楊猛聽了這個問題,也不由的暗歎潘家的情報能力,這個事兒都能挖出來,看來潘仕成也是用了心的。
“為民除害而已,再者說了,楊家需要保護商隊的人手,土地就是拴住這些人的繩子,現在我又成了綠營的參將,賀總督也是照顧楊家,撥了一個防疫營的編制,但這防疫營沒有糧餉,全得靠楊家,防疫營現在已經有了七八千人,消耗很是不小,看來當初滅了周士清為民除害,對楊家來說也是好事。”
明人不說暗話,既然潘仕成猜到了一些,楊猛也就捎帶著提了提,這些事兒潘家早晚都會知道,自己進口的那些玩意,對大清來說可都是違禁的東西。
本來這事兒,楊猛想自己完成的,可大哥出了事情,他就不想讓楊家的直系摻和這些東西了,萬一再出了事情,救援不及時,老爺子那裡就沒法交代了。
自己展現了手段和實力,量這潘仕成不會隨便出什麼么蛾子。
潘仕成細細的聽著,腦子裡也在不斷的盤算,周士清的訊息,他知道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周士清是宜良的大地主,佔了宜良的半數良田。
楊家的手筆很讓人吃驚,以保護商隊為名,楊家到底養了多少人手?雲貴總督賀長齡撥下了一個旗號,他楊家幾個月時間,就能組織七八千人,如果再加上洋槍洋炮,學清初的平西王吳三桂割據雲南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雲南是個什麼地方?自古民亂不斷,桀驁的山民眾多,據說楊士勤在山民裡的威望不小,以土地捆住這些山民,組成一支楊家軍,好深的算計啊!
但亂民始終是亂民,吳三桂當年也不是被康熙爺拿了腦袋?楊家的具體做法,才是潘仕成決定合作與否的關鍵。
“楊參將……朝廷把雲南的鹽課與銅課交給了楊家,你們打算怎麼做呢?”
潘仕成斟酌了好一會,才敲了一記邊鼓,有些話很不好說,弄不好撥弄到人家的軟肋,兩家就會直接翻臉的。
“西洋的採礦技術強過大清,冶煉技術也強過大清,這就是楊家想與潘大人合作的目的。楊家不僅要做鹽銅的買賣,現在也在整合雲南的煤鐵,咱們以後還要辦鋼廠、建鐵路,自己造槍造炮、造橫行海上的鉅艦。”
洋務的真諦啊!洋人之所以強過大清,就是因為船堅炮利,這些東西學會了,就不用怕各國的洋人了。但是楊家這麼做,大清朝廷能允許?
楊猛的這些話,正好讓潘仕成抓住了話頭,來試探楊家的底細。
潘仕成在不斷的算計,楊猛又何嘗不是,有些話不能說的太直白,但還得讓潘仕成清楚楊家的根底,做這個很是費腦的。
“朝廷那裡不允許怎麼辦?這些東西可都是違禁的,一旦朝廷追究,這責任合我們兩家之力也擔不起來啊!”
大清就是橫在潘楊兩家之前的一座山,對抗大清,絕對不是什麼好主意。
“雲南多山,煤鐵主要出在山裡,這個可以遮掩,而鹽銅,是朝廷明令楊家去做的,只要出了東西,不怕朝廷那裡說歪歪話,還有就是官吏哪有不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