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5 頁)
行轉生之事。
因而黑白閻君,實際上也是真仙天人。
相較於那些高居九重天之上的天人們來說,黑白閻君倒是更衣親近一些。這二位總要同人打交道,有時便會託夢。
修行中人修出了神魂出竅、夢中觀想的神通,偶爾也會在夢裡見到二位閻君。
但那並非好事。
大抵是這二位閻君前來告知那些得道真人——你陽壽已盡,三日後,便來拘你。
慢慢地,黑白閻君的事情流傳下來,也就成了廣為人知、深信不疑的人物了。
而李雲心知道自己原來的那個世界也有這樣的傳說,也有類似的兩位。不過它們的名字叫做“黑白無常”。
他這樣想了一路,意識到自己的那個夢……
大概是真的因為什麼原因,見到了兩位閻君。
比如說他們要來拘喬嘉欣的魂。
那麼……喬嘉欣的魂魄,還沒被拘走?還在這陽間的某處遊蕩?
或者說以後同自己有關的人,死了,魂魄都將在陽間徘徊不去?
李雲心也不知道小貓妖眼下這個樣子,是不是也和那事有牽連。
至於他們提到的,兩千年前有一位“打殺來了森羅殿”的事情……
是指誰?有這樣的神通?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
似乎有一個推斷在他心中呼之欲出,但終究沒能深入地想下去。
因為渭城到了。
從和於濛相遇的地方到渭城,一共走了四個時辰。於濛倒不大和他說話,只趕車,時不時地拿眼睛瞥李雲心。看起來是想要一直親近,卻又怕他變得和從前那些人一樣。
李雲心哪裡不明白他的心意。這種少年似的心性和智商,他應付起來遊刃有餘。於是一路上只有劉老道給他喋喋不休地說渭城的事。
老頭兒也知道這次惹上了大麻煩,比李雲心更怕這事被捅出去。再三叮囑他,這城裡有些人,是斷斷不能惹的。或者說他覺得李雲心大概惹得起,然而他可承受不了。
譬如這城裡,有兩個流派的駐所。
道統上清丹鼎派、劍宗凌虛劍派。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流派誠然是一群“神仙中人”,但又不是所有的神仙中人都餐雲霞。吃喝撒拉,哪一項都要銀錢。
雖說天下不止一個大慶朝,每個朝廷多多少少都給了封地、供奉,但多些進項總是好的。況且人世間並不太平,偶有妖魔現世,也需要高人降服。
因此洞天和流派在世俗間的大城有駐所。那些覺得自己在修行路上再難進一步,或者正巧要入世歷劫的,便會來這駐所裡。偶爾降妖除魔、接受供奉、或者不定時挑選些弟子……
抑或,做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流派的駐所在城裡,便是官府也要禮讓三分。遇到流派駐所“高人”恰好撞見、又決斷了的案子,便是縣令有異議,也得上報州府,再請定奪。
再就是城裡的幾個高門大戶了。渭城不是國都,甚至也不是州府所在地。但之前,是前朝舊都。前朝滅亡之後的******在渭城又經營了六十幾年,終究不支。大慶軍攻入渭城之後屠城三日方才封刀,而後本朝的貴人們覺得渭城不祥,便把國都定在了京華。
但渭城畢竟是水流彙集、商業中轉之地,在大慶立朝之後的百餘年又重新興盛起來。一些致仕的官員會來渭城定居,一些富豪商賈也會來渭城定居。久而久之,這城變成了虎踞龍盤之地——便是京官至此,也不敢放肆張揚。
然而李雲心沒耐煩去記老道說的哪門哪戶。他來渭城本就不想惹事生非。他只想找到法子解了自己雪山氣海的禁制,然後專心研究那塊“通明玉簡”。這並非僅僅因為好奇心,還因為他的“身世”。
他意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