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 > 第三十七章 東臺一柱樓

第三十七章 東臺一柱樓(第2/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路人的修仙生存法則修羅獄主太虛彼岸穿越異世界:開啟冒險之路雲靄蒼穹靈脈?魔脈?不,我修天脈!鎮魂紀元腹黑公子之傳奇今生滄興大陸煉化潛龍大陸的小癟三十界天尊天元大陸之林羽小道參上修仙從抽獎開始開局撿個女宗主衍盡歸墟國度:巫蓮小生問道之九天逆世凡人修仙:從買到降雷符開始修仙大冒險之笑鬧仙途

,所以就跟了姓徐;至於那位還打著擺子的潘秀成,則是徐家的車伕,原本也隨了主家的姓叫徐秀成。

魯壽山跟著徐壽南祖父多年,長大後因為辦了幾件差事,很得徐家的賞識。後來就讓他改了回本姓,又在他的名字裡加了個“壽”字。

要說這徐家,原本是江蘇泰州附近東臺縣栟茶鎮上最大的鄉紳。事情要從這徐家老爺徐壽南的曾祖父,徐老太爺那兒說起。

這位徐老太爺,原名徐述夔,字孝文。

乾隆三年(1738年)的時候,徐述夔時年三十五歲,中了鄉試。可是因為他在考卷的答題寫了一句“禮者,君所自盡者也”,這就犯了考官的忌諱。因此沒能透過禮部的磨勘,而且還被取消了今後參加會試的資格,從此與官場無緣。

這事兒當年在東臺鎮傳的是沸沸揚揚。魯壽山當年曾聽主人徐懷祖講過幾次,也就記住了。

話說當年徐述夔在萬般失望下,只得回鄉鑽研學問,撰寫詩文。他在自家院中修建了一所書樓。因為書樓中央立著一根大柱子,屋樑則像傘骨一樣搭在這根柱子上,後來起名叫“一柱樓”。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徐述夔在鬱鬱寡歡中去世,還不到六十歲。

徐述夔死後,徐懷祖——也就是徐壽南祖父,便請了父親的兩個學生徐首發和沈成濯兩位秀才,來整理父親的遺著,又延請名宿為遺著撰寫序文,並刊刻出書。這就是《一柱樓詩集》。

此後的十多年間,從未有人向徐懷祖提出他父親的這些書中存在謬誤。

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同村的蔡家老二蔡嘉樹,因為跟徐家產生了田地糾紛,有了怨氣。

簡單的說就是蔡家的老大因家道中落,把自家的田地賣給了徐家。可是蔡家的祖墳就在這片田裡,當時徐家就留出了蔡家祖墳周圍的一畝田,還給了蔡家。

而後蔡嘉樹因為鄉里捐資的事,在言語上衝撞了徐懷祖;徐懷祖就拿蔡嘉樹的兒子在國恤日剃頭說事兒,將蔡家告到縣衙,逼著蔡家出了捐款。蔡嘉樹由此懷恨在心。

這一年的夏天,徐懷祖發了急症,一命嗚呼。

徐家的當家人就換成了徐老爺的兒子徐食田,也就是徐福南和徐壽南的父親。

當年入冬後,蔡嘉樹就找上門來,說想把當年賣了兩千四百兩的田產,用九百六十兩贖回。徐食田哪能答應這個要求,當場給他轟了出去。

結果這蔡嘉樹臨出門前說,徐食田祖父的《一柱樓詩集》裡有“抵毀本朝”之語,要去告官。

徐食田隨即找來了祖父的弟子,也是著作整理者徐首發和沈成濯。這兩個老秀才作為一柱樓文集的校對者,大名赫然列在書上的首頁。(“首發成濯”暗合不滿清廷剃髮之意)

幾人將著作中的遣詞用句仔細推敲,發現有一些文字的確是會引起非議的。但當時的文壇風氣普遍認為好詩就要有風骨,不發幾句牢騷,算不得上品。

況且為《一柱樓詩集》寫序的人裡,除了時任鹽場大使的姚德璘,另一位就是曾被乾隆稱為“江南老名士”,死後被追封為太子太師,賜諡文愨,入賢良祠祭祀的蘇州大儒沈德潛。

幾人一番商議後,徐食田決定將已經刻印發行的書以及書版上繳縣衙,其他未刻印書籍後來也陸續上繳。

而另一邊的蔡嘉樹回去之後,就在自家管家童志璘(早年想入泰州學,沒被徐述夔答應,因此懷恨多年)的慫恿下,兩人查詢到了徐述夔的著作中的“違逆之詞”,於是向縣衙遞了狀子舉報,狀紙上就提到了自己與徐家的田地糾紛。

時任東臺知縣的塗躍龍審問此案時,也注意到了書籍中有“毀我衣冠真恨事,搗除巢穴在明朝”之類的詩句。但因他不想直接與徐家這樣的大鄉紳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外室重生記末世來了呦撚青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