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頁)
粟裕大將後來在《回顧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一文中總結歷史的教訓時這樣寫道:
抗日先遣隊後期的整編,更是一個嚴重的教訓。當時既然估計到在中央紅軍主力轉移後,敵人會加緊對閩浙贛蘇區的&ldo;圍剿&rdo;,形勢將會日益嚴重,但仍不採取分散遊擊的方針,卻把長於打遊擊的紅十軍和地方武裝同長於運動戰的紅七軍團合編,組成新的大兵團,集中在一起打運動戰。……組成紅十軍團時領導幹部的配備,仍然受著&ldo;左&rdo;傾宗派主義的影響,保留了樂少華的軍團政委職務,反而把軍團長尋淮洲降職為師長,並把他排除在軍政委員會之外,這不僅是對尋淮洲個人實行宗派主義的打擊,同時也是無視七軍團從瑞金出動後轉戰數省以流血犧牲換來的寶貴經驗。新任軍團長劉疇西是一位較老的軍事指揮員,在南昌起義時就捏任營長,經歷了革命鬥爭的鍛鍊,但是後來的事實表明,他在作戰指揮上表現優柔寡斷,也缺乏在白區同敵人機動作戰的經驗。&ldo;左&rdo;傾錯誤的幹部政策,同抗日先遣隊的失敗是密切關聯的。在戰爭中間,主要軍事指揮員的配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紅十軍團軍團部和紅二十師1934年11月24日離開葛源後,馬不停蹄地跋涉在山間小路上。……
紅二十師在北上皖南的過程中,除去與國民黨零星的地方部隊發生了一些接觸以外,基本上是順利的,因敵人被先行出發的紅十九師吸引過去了。
……
由於缺少得力的嚮導,紅二十師遇到了不少的麻煩。為此,方誌敏派出小分隊專門去尋找一名得力的嚮導。很快,小分隊發現了一位頗具閱歷並樂意充當紅軍嚮導的老漢。紅軍在嚮導的引領下安全地行進在山間小路上。……
湯口會師兩師合編統一行動
途中,接到中央軍區的電令,要紅二十師迅速同紅十九師會合。方誌敏只得率部在深山野嶺中尋找便捷的通道,以期快速到達早己用無線電與紅十九師聯絡好的會師地點‐‐歙縣湯口地區。
……
再說,紅十九師出擊二十多天以來,轉戰浙西連續取得勝利。按原定計劃,紅十九師下一步是遊擊桐廬、臨安等地。在接到迅速與紅二十師會合的命令之後,只得放棄原定的行動計劃,由浙西折向皖南。
12月10日,紅十九師與紅二十師兩支勁旅在湯口勝利會師。紅十軍團八千餘名壯士情緒高昂,載歌載舞,互贈紀念品。當地老百姓也都喜氣洋洋地歡迎這支友善的紅軍部隊,僅有二三十戶人家的沉寂的湯口小村,迅速變得熱鬧異常。紅十軍團在程家詞堂屋前寬敞的草坪上舉行了軍民聯歡大會,用竹木搭起的臨時大會主席臺上站立著紅十軍團所有的高層負責人,
方誌敏在大會上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演說。……演說結束時,方誌敏振臂高呼:&ldo;為爭取北上抗日的最後勝利造成千百萬鐵的紅軍!&rdo;&ldo;中國共產黨萬歲!&rdo;&ldo;中國工農紅軍萬歲!&rdo;方誌敏慷慨激昂而極富政治色彩的演說使在場的聽眾特別是紅軍官兵本身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大家都為方誌敏的赤誠之心所感染,一批正在修築公路的青年民工當場報名參加紅軍。在會師大會上,正式宣佈紅十軍團的成立,方誌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劉疇西任軍團長,樂少華任軍團政委,劉英任軍團政治部主任,粟裕任軍團參謀長。
紅十軍團在湯口會師,人們對此評說不一。項英主持的中央軍區沒有及時採取分散遊擊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