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中才能來無影、去無蹤。也只有理解了這個海濱社會對海洋貿易的依賴,才能理解福建浙江兩省的瀕海百姓為何對朝廷的禁海政策那麼深惡痛絕!
最後一艘到達的小船上,竟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她搖了船來到大船邊,一手挑起一擔沉甸甸的貨物,擔上上百斤的東西,踏上木板橋上船竟然如履平地。她年紀雖大,但周圍的水手沒有一個上前幫忙,這不是對她的漠視,而是對她的尊重!老太太在甲板上放下貨物,從收貨的梁方手裡接了錢便凌空跳下,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她的小船裡。船上的水手、岸邊的百姓看見無不喝彩,老太太呵呵笑了兩聲,合十向四周人群致意,便搖船遠去了。
東門慶正看得嘖嘖稱奇,卻聽周圍的人叫道:“洪舶主來了!”
便見西面開了十幾艘小船,當頭一艘較大,其它十來艘較小,最大的那艘船的船頭站著一個錦衣繡袍的胖子,臉是彌勒佛的臉,肚子是彌勒佛的肚子,在經過一些船時不斷有人叫道:“洪老闆!”“洪舶主!”他也微笑著舉手與眾人示意,這笑容也如彌勒佛般,甚是和藹可親。
梁方也指著他對東門慶道:“喏!認識認識!這便是龍宮彌勒洪迪珍洪舶主了!王小哥兒,你這次跟我們到日本,就算沒能賺到錢,能見識到洪舶主這樣的大人物,便也不虛此行了。”
其實不用他說,東門慶也早猜出這人就是洪迪珍了,他臉上雖然堆著笑容,心中卻沒有半分興奮,相反,有的只是戒懼!他甚至想趕緊跑回船艙躲起來,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混在甲板上的人群中跟大家一起向洪迪珍招手。
幸好洪迪珍也沒上這艘船來,而是直接奔他那艘五桅大海船去了。
梁方道:“好了好了,祭完媽祖,就能開船了,希望這次能順順利利,發筆大財。”
便聽五桅大船上三聲炮響,本船桅杆上幾個阿班一起叫道:“祭媽祖!酬海神!”
一聽到拜媽祖,所有水手船工商人都按規矩列隊站好,各船都向洪迪珍的大船看齊,東門慶跟在梁方後面,隨眾列隊,由本船舶主率領著來到船後。
海船的後端,建有一座兩層的黃屋,上層置詔敕,下層供媽祖。因為現在海禁,這艘船是走私船,所以上層放詔敕的地方便空著,只在下層供奉著媽祖。海船上艙位貴比黃金,但每一艘大海船都不會吝惜地方而不建這座黃屋。
眾海上男兒在洪迪通的帶領下焚香禱告,乞求媽祖保佑他們順風順水,來去平安。當此情景,無論是平日家嘻嘻哈哈的東門慶還是滿臉市儈的公孫駝子都變得一臉虔誠,不敢有半分褻瀆的舉止。拜完媽祖,天已大亮,主船上火長看著海上風起,計算了一下方向,說道:“可以了!”洪迪珍便下令揚帆!
“出海咯!”
“出海咯!”
“出海咯!”
大船順著季風與lang濤向日本駛去,滿載著瀕海華族的希望。
後世一些瞎了眼的專家學者,拼命用他們在內陸觀察到的“臉孔朝地背朝天”來論證中華民族乃是一個缺少海洋精神的大陸民族,卻不知在華夏的歷史長河上,另有他們所不知道或者刻意忽略了的動人景象——這不是鄭和下西洋式的政治秀,而是拼著一條性命,在自由的風lang中尋找著財富與未來的勇氣與野心!!
——————鮮花啊!
第十一章 倭伴
福建人好像生下來就註定會坐船一樣。雖然是第一次出遠海,但東門慶卻一點不習慣都沒有,海船的顛簸搖盪也沒讓他感到特別難受。
當然,東門慶也不會感到享受。像他這樣的小商販和底層水手是沒有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