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第2/3 頁)
接,像是在天空中布了一張四通八達的網‐‐如果不是因為被攜著飛行,且身處的距離和高度相對適當,還真難發現天空中有這麼一張網。
並且,這還不是一張等高度的平面網,而是一張立體的網‐‐因為每根石柱並不等高,最高的那根石柱,估計比最低的那根要高出四五十米。細繩所連線的網中,有些是低一層的高度上水平連線,有些是在高一層的高度上水平連線,有些則是在不同的高度間非水平連線。
這群攜著自己飛行的天弦人,吊著他們飛行的絲線,正是連線在這些布成網的紫色細繩上。
&ldo;&rdo;
(本章完)
第184章 絲弦,風口
但是,絲線又是如何在這些紫色細繩交織的網上滑動的呢?飛行中的轉向、俯衝、斜飛、直升等運動,在這種懸吊下又如何實現?而且,這群天弦人在那個圓環形的島嶼上時,就已經是處在被絲線懸吊飛行的狀態了,要知道,那裡可是遠離這石柱群的地方啊,那處高空上方,又怎有細繩交織的網給他們懸吊?
帶著這些疑問,吳雲斌向這些細繩上的細節處看而去,想要弄清楚這一切,但奈何這群天弦人飛的太快,且現在又不是相隔甚遠的觀望了,視線中只有一片片浮影在不斷的掠過,目光哪能對細繩的細小處進行鎖定觀察?因此,這種方法根本行不通,只能另想它法。
&ldo;你們是怎樣飛行的?&rdo;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開口問。
&ldo;我們是靠絲弦系統!&rdo;這天弦人回答。
&ldo;絲弦系統?能否詳解一下呢?&rdo;吳雲斌忙追問道。
&ldo;&l;絲&r;就是飛絲,想必你也已經看到了,我們的身體正是被飛絲懸吊著,才能在空中行動;&l;弦&r;就是天弦,就是以兩個支點為一組,在一組組支點的兩端,連線上一根根韌勁極強的線,這些線被繃得極緊,緊到撥動時能產生出音波震動,並且都按照一定規律將其進行過調音,使它們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調,就像是一根根調好音的琴絃,又因其凌於高空,所以我們稱之為&l;天弦&r;!&rdo;這天弦人解釋道,&ldo;而且,這&l;天弦&r;還有&l;定弦&r;與&l;動弦&r;之分,&l;定弦&r;兩端的支點都固定在天石的頂部,弦不可活動;&l;動弦&r;兩端的支點接在互相平行的兩根&l;定弦&r;之間,支點處有帶微型滾珠的線性軸承,可以在兩根平行的&l;定弦&r;上前後活動,這種活動與懸掛其上的&l;飛絲&r;的活動相組合,讓&l;飛絲&r;可以走出靈活的位移路徑,再配合上&l;飛絲&r;自身的放絲與收絲功能,我們在空中就實現了軌跡多變的飛行&rdo;。
&ldo;厲害了,這有點像地球工廠車間裡吊運貨物的行車,當然,是無數行車的組合,而且在空間跨度上比行車大了不知多少倍,在精細度上也遠非笨重的行車可比,不僅如此,這些&l;天弦&r;還經過調音,整體去看,可以說是一架極大無比的&l;天琴&r;了!如果要彈奏這架&l;天琴&r;,得要多大個頭的巨人才行啊!&rdo;吳雲斌感慨道,&ldo;這裡的天石簡直數不勝數,一眼望不到頭,而且,每一根天石的體積,都是地球上最高大的摩天大廈的數十倍以上,簡直就是一座座垂直高聳的筆形山峰所組成的峰群!沒有地球工業文明級別以上的技術,用什麼去克服這種天險?用什麼去克服這巨大的空間跨度?並且,連線這些巨大空間跨度的弦,還是這般細的線材,這對線材的韌性得有多高的要求啊,不知又是如何製造出來的?&rdo;
</br>
<sty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