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TVB臺慶(第2/2 頁)
手筆收購經常上報紙頭條,被譽為“地產大好友”,“超級大水喉”,在香江的知名度更在之前的華資地產五虎之上,這種人隨便漏點訊息都夠普通市民大賺一筆了。
於是前來敬酒的無線員工都會在劉元昊這裡停留一下露個臉,大部分不認識沒聽過的路人甲劉元昊隨便客氣兩句就打發了。
前世聽說過的比如王天林,招振強,李添勝這些就多聊幾句。等到周潤發,鄭少秋這幾個熟悉的男演員過來的時候劉元昊才不吝言辭,一番讚美。
......
興元地產經營方向微調後,陳伯發現工業樓宇市場有人在大量囤地,召集了公司高層一番討論過後,做出了大力投資工業樓宇的決策,然後前來向劉元昊彙報。
“少爺,公司高層經過討論後一致認為,隨著香江經濟的復甦,接下來工業樓宇的需求量將會大增。此前在股災和石油危機的影響中,工業樓宇是所有地產專案中跌幅最大的,超過了四成,我們判斷接下來幾年工業樓宇的漲幅也會是最大的,可以試著投資一下。”
“現在市面上工業地皮的行情怎麼樣,有沒有其他同行看重這一塊的?”
“目前有幾家地產同行在收地皮,但規模都不大。最大的一家叫鷹君地產,我打聽了一下,鷹君從銀行貸了一大筆款,看樣子是想梭哈工業樓宇。”
陳伯一提到鷹君地產,劉元昊就想起來了,這家公司在77年售出了將近300萬尺的工業樓宇,賣了4個多億,從一家小型地產公司直接上位成了全港知名的中型地產公司。
劉元昊此前一直盯著李黃瓜薅羊毛,薅的差不多之後換成了恆隆地產,截胡了淘大花園專案,現在再換成鷹君地產,搶一批工業樓宇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反正他這一世主打的就是一個搶機緣,搶誰的不是搶。
“陳伯,你的判斷是正確的,收購工業地皮發展工業樓宇的事情我同意了。我的意見是接下來3年,每年可以推出200萬到300萬尺的工業樓宇,但你記住這個專案操作的時間不能太長,79年之前一定要全部放出去。”
“好的,少爺,我知道了,那接下來我就開始安排收購工業地皮的事情。”
79年內地開始改革開放後,香江工業樓宇的火熱情況就會開始降溫,等到80年深圳特區成立後,香江的很多工廠主開始選擇在成本更低的內地建廠,工業樓宇在81年就會先於其他地產專案開始下跌。
82年中英第一次談判破裂後,新界和九龍的工業地皮將迎來暴跌,最高跌幅9成以上。
所以只要在79年之前將工業地皮和樓宇全部放出,那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他沒有不做的道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