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葉瑜聽他們聊天,得知葉父與陳攤主是在縣城修城牆時認識的,當時陳攤主在城牆邊支了個茶水攤,一文錢就可以無限續茶水,就掙個辛苦錢。
後來兩人一見如故,到現在已經交情頗深。
大碗餛飩用的是海碗,一碗八個大錢,裡頭約有二十個餛飩,各個皮薄餡多,發黃的湯上撒著翠綠的蔥花,一看就叫人食指大動。
雖然說是鮮肉的餛飩,但裡面也只能嘗到一點點肉沫罷了。然而味道是真鮮美,包餛飩的手藝也好,就沒一個餛飩是破皮的。
連湯帶水的吃下去,全身就熱了。
當然這一碗餛飩肯定不夠葉父吃的,他主要還是用棒子麵餅填飽肚子,早上村民給的餅子,熱過之後依舊偏硬,但帶著點甜味,多嚼幾下確實越嚼越香。
葉瑜人小胃口小,餛飩吃了三分之二就飽了,剩下的則是讓葉父包圓了。
等吃完飯,得知葉家父子倆想去店宅務那裡,陳攤主想了想,問道:&ldo;你們是想在縣城裡租宅子還是租鋪子?&rdo;
葉父回答:&ldo;先是準備看看,要是有合適的就租個鋪子。&rdo;
陳攤主一拍桌子,&ldo;這不是巧了嗎?最近我家鄰居正想把他家的店面租出去呢,你要不去瞅瞅?別的不說,租金這塊,比起店宅務就能便宜不少,那店面我也去看過,位置大小都合適,但就是因為我已經跟其他人談好店面了,所以沒成。&rdo;
&ldo;你要是有想法,我這就帶你去。&rdo;
&ldo;行啊,那你家攤子?&rdo;
&ldo;下午人不多,一會讓我家大兒來看著就行。&rdo;
兩人簡單兩句就談妥了,陳攤主跟他媳婦說了一聲,然後領著父子倆往外走。
邊走邊說:&ldo;唉,我這鄰居一家人都好,但就是命不太好。&rdo;
葉瑜仔細聽他說話,這又是人販子造下的孽,陳攤主鄰居姓謝,名賢,上有爹孃,下有一兒一女,一家六口住在一起,家裡有個雜貨鋪,每天的進項足夠,若不是遇上人販子,他們的生活算得上幸福美滿。
然而就在去年過年時,謝賢他娘還有他媳婦帶著兩個孩子出門過節,遇上了柺子,男孩至今都沒找回來,女孩雖沒被拐走,但在掙扎中磕傷了頭,留下了頭疼的後遺症。
這下子一個家庭全都崩潰了,謝賢他娘年紀大,沒轉過來彎,覺得是因為自己帶孩子出去才導致被拐,日思夜想,沒過一個月人就沒了,他爹身體也不好,自從孩子不見之後,就不認人了,時不時就要管兒子叫孫子,他媳婦更不用說,每天以淚洗面,眼睛都快哭瞎了。
一家五口,四個都要吃藥,謝賢沒工夫多傷心,就一人勉力支撐著這個家,也沒時間再看店,只好想著把店先租出去。
&ldo;那店鋪是真不錯,老謝人也挺好。&rdo;
陳攤主最後用一句話總結。
葉父雖也同情謝賢,但到底不認識他,若是店鋪不合適還是不能勉強。
他們一行人直接去了要出租的店鋪,店鋪位置確實好,正好夾在十字路中間,出行很方便的同時生意也不錯,缺點就是挺吵的,在屋子裡都能聽見外邊熙熙攘攘的聲音。
不過門一關,音量還是能接受。
葉家父子倆一進門就看見守在鋪子裡的謝賢,他是個頗斯文俊秀的男子,個高的同時也極瘦,是那種不健康的消瘦,臉頰都瘦的凹了進去。
見有人來,忙起身迎上去。
在他們大人互相介紹的時候,葉瑜已經開始觀察店內環境。
這是個典型的雜貨店,除了櫃檯以外就是落地架子,上面的東西不多,想來是已經清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