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2/5 頁)
,皇帝收到了孫承宗的一份奏章。
“……文龍以孤劍臨豺狼之穴,飄泊於風濤波浪之中,力能結屬國,總離人,且屯且戰,以屢挫梟酋。且其志欲從臣之請,牽其尾,搗其巢。世人巽軟觀望惴惴於自守不能者,獨以為可擒與,真足以激發天下英雄之義膽,頓令縮項斂足者慚死無地……”
這封奏章從毛文龍以二百兵起家開始,概述了他苦心開創東江鎮、收攏難民、控制朝鮮地功績,毛文龍這次統帥東江難民武裝直搗瀋陽,更是和遼西文武、關寧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篇奏章歷史上讓高第立刻倒臺了,但今天天啟看完後,卻把奏章翻回來又仔細搜尋了一遍:“孫先生好像沒提到黃石啊,一個字都沒提到。”
說完後天啟緩緩把奏章合攏,輕輕放到了一邊,語氣裡也透出了些失望和遺憾:“孫先生似乎對黃石成見太深了,至於吾下旨讓邊軍進京一事,孫先生更是反對得厲害。”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19節 愛戴
天啟六年二月二十五日,京師。
兩天前東江軍在南門外駐紮下來以後,京師的這一帶就變得熱鬧起來。今天從南門通向大明門的御道兩旁更是堵得人山人海。御道兩旁有不少民居住宅,今天這些主人也反覆被敲門聲驚動,總有陌生人站在他們的大門外,客氣地問能不能花幾個銅板,請主人在屋頂或者牆頭上讓出一小塊地方來。
開始還只是零零星星有人爬上屋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牆頭上也佈滿許多人。不少讀書人放下斯文,把長袍扎一紮,挽起袖口爬上牆去。最後道路兩旁的屋頂上甚至還出現了女眷,她們小心翼翼地把布單或者草紙墊在裙下,然後就開始快樂地四下張望。
靠近城門的地方,天一亮就已經人山人海,圍觀的群眾中不停地爆發出一陣又一陣的喧譁聲,他們在不停地爭論今天長生島的官兵會以什麼樣的姿態出場。在等待的人群中,有不少人曾經見過杜松、劉挺等將領的出兵儀式,當時那些遼將一個個都是躍馬馳出京師城門,其中的杜松還裸著上身,給百姓門舞了一路的大刀。
“先取山西十二州,”
“別分子將打衙頭,”
“回看秦塞低如馬,”
“漸見黃河直北流。”
……
隱約的軍歌聲從遠方飄來,似乎還伴有模模糊糊的鼓聲,一起在春風中起伏。這聲音雖然尚遠,卻像是一顆火星飛濺入了火藥桶中。使等待的人群轟然喧嚷起來。所有的人在瞬間地激動過後,都屏住呼吸、踮起腳尖,五官並用地在風中撲捉著那若隱若現的聲音,望眼欲穿地等待。
“天威卷地過黃河,”
“萬里羌人盡漢歌,”
“莫堰橫山倒流水,”
“從教西去作恩波。”
……
嘹亮的歌聲從城牆外傳進來。在賀定遠嚴格的指導下,官兵們把每一個字都唱得十分清晰。和隆隆的腰鼓聲配合,更是西北韻味十足。人群中有的人聽過秦軍軍歌,不禁疑惑地悄聲唸叨:長生島士兵明明是遼東邊軍,怎麼唱起了甘陝邊軍的凱歌?不過大多數的人沒有注意這麼多,他們都被粗獷地歌聲所感染,連綿不絕的低沉鼓聲也顯示出一種震懾人心的威武氣概。
千百人齊聲唱出的歌聲逼人而來,京師的百姓們一個個激動地向著南城門翹首以盼,兒童們也都被父親舉到了頭上。孩子們無聲地吮著手指,童稚的臉上一雙雙烏黑的眼睛睜得滾圓。
漸漸的,原本洪亮地歌聲低沉下去,最後的一句尾音渺渺,細不可聞。就在聲音將消未逝的一剎那,突然,一個挺著大紅蛇旗的東江掌旗兵已經穿過了城門洞,昂首挺胸地走入了京城百姓們的視野中。
左手扶劍的黃石緊跟在掌旗兵的身後,他一直跟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