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卸兵歸降(第1/4 頁)
太極殿前,兩軍對峙,隨著李嗣業的一聲令下,三千陌刀營將士將手中的陌刀揮舞起來,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陌刀營,進——!」李嗣業揚刀嘶吼。
黃昏日落,血紅的殘陽照映在雪白的刀刃上,折射出一片駭人的血光,如同地獄的熔漿。
朔方軍將士心驚膽戰,步步後退,陣列出現了騷亂。
他們也曾是精銳邊軍,多年來擔任抵禦北方突厥部落南下寇邊的重任,北方遼闊的草原荒漠也曾是他們躍馬揚刀保衛家國的戰場。
但是,今日在這太極殿前,朔方軍與安西軍兩相交戰,他們卻膽寒了。
軍隊的氣勢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卻又確實存在的東西,許多有豐富經驗的百戰老將只要在戰場上隨便掃視遠處的敵人一眼,心裡便清楚這一戰的勝負。
老將看的無非便是雙方的氣勢,氣沖雲霄之時,以寡敵眾不是傳說,而是必然的結果,數千年以來,許多著名的戰役裡往往有數十人揚刀策馬追殺上千人,這也是氣勢。一支軍隊的氣勢往往代表著一場戰事的勝負,當軍隊裡最普通的軍士也有了不死不休的戰意,勝負基本已沒有了懸念。
眼前的安西軍將士便是如此。
作為一軍主帥,顧青從未對他們說過安西軍的未來,也未向普通的軍士們灌輸過任何信念,顧青只告訴過他們,安西軍要做的,是讓天下再無烽煙,有安西軍在的地方,便是以絕對碾壓的實力換取和平。
「和平」是沾滿鮮血的刀劍緩緩歸鞘,是敵人站在面前卻連拔刀的勇氣都沒有。
將士們記住了顧青的話。
每一次血戰,都將它當成今生的最後一次衝鋒,天下若無烽煙,便是太平光景。
「太平」成了安西軍所有將士的信念。
此時此刻,朔方軍果然失去了拔刀的勇氣。
是安西軍駭人的戰意震住了他們,還是魚朝恩假傳聖旨威脅將士從而亂了軍心。
原因有很多,此刻安西軍的陌刀營揮舞起陌刀,與他們近在咫尺,朔方軍將士只覺得自己面對著一座高聳巍峨不可征服的高山,他們連握兵器的力氣都失去了。
李嗣業滿臉殺氣站在隊伍前列,兩側的令旗不停揮落,每一次揮舞陌刀營便向前推進一步。
一步,又一步,如牆而進,所向披靡。
朔方軍將士在後退,一步,又一步,軍心頹崩。
顧青騎在馬上,靜靜地站在陌刀營方陣的後方,冷眼看著步步緊逼的陌刀營,還有節節敗退的朔方軍,顧青眉頭越皺越緊。
都是軍中袍澤,都是抗擊過外侮的大唐王師,朔方軍沒做錯什麼,如果可以,顧青不願多傷人命。
眼前這個結,怎樣才能以儘量避免傷人命的方式解決?
思忖良久,顧青扭頭對韓介道:「傳令,調撥一萬兵馬,各自分兵五千,從皇宮芳林門和丹鳳門穿插而入,對朔方軍形成四面包圍,兩支兵馬以盾牌為前陣,緩步拒止,儘量不傷人命,若敵軍反抗便可殺之。」
韓介領命匆匆退下。
兩支兵馬很快從太極殿兩側繞行而過,順利解決了芳林門和丹鳳門的守軍後,一炷香時辰便出現在朔方軍陣的後方。
當朔方軍將士赫然發現自己已經被四面包圍時,渙散的軍心愈發崩頹,軍陣已現亂象,側翼的方陣內甚至出現了逃兵。
顧青站在陣中忽然大聲道:「傳令擂鼓,前陣喊話,命朔方軍將士放下兵器,歸降者免死。」
軍令很快傳到前陣,四面八方頓時迴蕩著整齊的吼聲。
「放下兵器,歸降者免死!」
「歸降者免死!」
隆隆的戰鼓聲中,一聲聲大吼令朔方軍愈發心驚膽戰